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为研究未成熟脑缺血性损伤后脑室下区细胞的变化,建立3日龄SD新生大鼠缺血性脑损伤模型;观察3日龄SD大鼠慢性缺血性脑损伤后脑室下区细胞的凋亡变化,了解未成熟脑缺血性损伤后脑进一步损伤的发病机理,为干预治疗提供时间窗;观察3日龄SD大鼠慢性缺血性脑损伤后脑室下区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变化,为诱导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参与脑损伤后神经自身修复提供实验依据和时间窗;观察3日龄SD大鼠慢性缺血性脑损伤后脑部各结构内新生神经细胞的变化,为进一步研究新生细胞产生机制及新生细胞的功能提供实验基础。
方法:3日龄SD新生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结扎双侧颈总动脉,造成未成熟脑慢性脑缺血;对照组双侧颈总动脉不结扎。眦染色后显微镜下测量侧脑室面积、侧脑室上方胼胝体厚度,Luxol快蓝(Luxolfastblue)染色,了解脑损伤后纹状体髓鞘数量的变化;采用TUNEL法结合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分别了解脑缺血后脑室下区背侧、前端细胞凋亡变化;采用BrdU标记,免疫荧光染色的方法,了解脑损伤后不同时期,脑室下区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变化;采用BrdU标记,免疫荧光染色的方法,了解未成熟脑损伤后脑部各结构内新生神经细胞(神经元、少突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的变化。
结果:①形态变化:3同龄sD新生大鼠双侧颈动脉结扎后l周开始,胼胝体渐变薄,脑室渐扩大,髓鞘形成明显减少。②凋亡细胞数变化:脑室下区背侧、前段在缺血后48h、72h和1周凋亡细胞数较对照组增多(P<0.01),于72h时间点两组差异最为显著(背侧:实验组87.0±¨.5,对照组60.9±7.1;前端(冠状位):实验组86.1±5.5,对照组56.4±5.6;前端(矢状位):实验组69.1±3.5,对照组44.0±2.3,p值皆O.05),神经干细胞未见凋亡。③增殖细胞数变化:脑室下区背侧、前段BrdU+细胞分别计数,在脑缺血后4—7天细胞增殖达高峰,SVZdl在术后4天、SVZa在术后7天时间点两组差异最为显著(SVZdl实验组253.1±49.3,对照组133.5±17.7;SVZa:实验组233.0±¨.6,对照组¨0.4±48.4,p值皆<0.01),在损伤10天后增殖细胞开始减少,但仍较对照组为高,增殖细胞大多为神经干细胞。④SVZ细胞的分化及分布变化:在损伤后35天,与对照组相比新生神经元在嗅球、皮质、纹状体分布增多,以嗅球为最多(嗅球:98.0±16.3vs52.5±3.7,P值<0.01);与对照组相比新生少突胶质细胞在胼胝体、嗅球、纹状体分布增多,在胼胝体分布最多(56.0±7.2vs17.0±6.4,P值<0.01);与对照组相比新生星形胶质细胞在胼胝体、纹状体、嗅球分布增多(胼胝体:26.9±5.4vs15.5±3.9,纹状体:32.5±6.2vs18.8±6.2,嗅球:42.5±9.1vs19.0±5.1,P值<0.01)。
结论:3日龄SD大鼠双侧颈动脉结扎脑缺血模型可作为未成熟脑损伤研究的模型选择;未成熟脑慢性缺血后,脑室下区细胞对缺氧缺血敏感、易发生凋亡,可能为早产儿脑白质进一步损伤的机制之一,提示缺血后48—72小时可能为防治脑室下区细胞损伤的时间窗;慢性脑缺血后,脑室下区神经干细胞增殖增加,提示在缺血后4-7天可能为诱导内源性神经干/祖细胞参与脑损伤修复的最佳时间点;未成熟脑慢性脑缺血后,在嗅球、胼胝体、纹状体、皮质皆有不同的新生神经细胞,提示未成熟脑在缺血脑损伤后,SVZ不但神经干细胞增殖增加,而且新生的神经干细胞具有迁移、分化的功能,表明未成熟脑损伤后SVZ有修复脑损伤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