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学和文字批评语体,无论是孔子的《论语》还是柏拉图的《文艺对话录》,“对话体”一直保留在中外文论史上。置身于多元化的今天,在追求独立思考与自由表达精神的感召下,“对话体”重新活跃在各大报刊、著作之中,中国文坛的“对话”意识空前高涨。对话体文学批评作为一个整体的文学范式,在20世纪就找到了新的理论向度,比如巴赫金的“对话哲学”、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等,然而具体到个人,单个人的对话录研究却少之又少。在我看来,对话录研究很有必要。它往往承担着剥开文学技术要求的表面,将笔触更直接地指向作者思想的使命。对话录的研究,可以更直接更有效地帮助读者理解访谈者的所思所想,尤其是对学者型作家对话录的研究。韩少功无疑就是这样的“带有学者气质的文学家”。需要说明的是,就如影视分析一样,韩少功对话录只是作为一种文学文本的研究,侧重于对话录的内容而非对话体这一形式本身,此乃研究方法的问题。作为学者型的作家,韩少功与多人进行过访谈,内容涉及庞杂,在这里,我将挑选具有代表性的文本,以求更深刻地了解韩少功的思想及文学创作。本文对议题的分析按照以下几个面向展开:在第一章中,主要围绕“文学寻根”展开。韩少功作为“寻根”思潮的发起者、倡导者,“寻根”文学是绕不开的。通过整理研究他的几个代表性对话录,比如他与李建立的访谈——文学史中的寻根、韩少功王尧对话录等,并结合他“寻根”文学的代表作《爸爸爸》,以求更深入地揭示“寻根”思潮内里的复杂性;第二章,通过对韩少功对话录的整理,发现他对话中的可能隐含的某种深意进行具体分析,比如韩少功在与张均对话中关于语言——符号之间的关系;通过比较韩少功在不同年代与不同人的对话,发现其思想的变化,并由此延伸出对话题的深刻探析,比如“全球一体化”;第三章,总结性的篇章,主要探讨韩少功与王尧对话录的“经历”篇,研究韩少功的社会思想。经历过“文革”,见证了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整个过程,韩少功作为中国历史的参与者、亲历者、见证者,他对社会制度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