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沿海地区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渤海作为中国北方唯一的海域,对其进行开发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围填海是沿海地区利用的主要途径,1985年以来,渤海海域围填海规模不断扩大,引发了生态环境恶化、海洋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锐减等一系列问题。我国于2018年印发了全面禁止新增围填海审批的文件,以缓解围填海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厘清围填海发展现状,分析围填海演化特征及驱动因素对围填海活动的整治及填海区域土地有序合理利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1985、1990、1995、2000、2005、2010、2015、2017、2019年的Landsat TM/ETM/OLI遥感影像为数据源,依托于ENVI和ARCGIS平台,对渤海海域各个时期的围填海岸线和围填海利用分类信息进行了提取,计算围填海海岸线分形维数、围填海岸线围垦强度系数和围填海开发强度指数,建立了围填海利用转移矩阵,分析和总结1985-2019年间渤海海域围填海活动与演化特征,并采用灰色关联度法定量分析社会经济因子对围填海活动的驱动作用,定性分析自然因素和政策因素对围填海活动的驱动作用。结果显示,1985-2019年间,渤海海域围填海岸线由2797km增长到4483km,增长幅度为60%;围填海岸线分形维数由1.1710增长到1.2185;岸线围垦强度系数年均3.4hm2a-1km-1;渤海海域累计围填海面积达4.25×105hm2,研究区内开发强度指数为87.6%,平均年开发强度指数为2.6%;大规模的植被用地、自然海域和未利用地转为养殖水域、建设用地和盐田用地。围填海高峰Ⅰ期,研究区内养殖水域和自然海域面积有明显的增加,表现出陆域向水域转移的特征;围填海波动Ⅰ期,养殖水域和盐田用地发展速度较快,建设用地从无到有;围填海高峰Ⅱ期,养殖水域、建设用地和盐田用地进入全面高速发展时期,其他用地类型遭受大面积侵占;围填海波动Ⅱ期,围填海发展速度放缓,养殖水域和建设用地小幅下降,植被用地、自然海域和未利用地略有回升;围填海限制期,植被用地、自然海域和未利用地占比再次减少,同时养殖水域占比也有小幅度减少。围填海活动是自然、生态、政策、社会、政策等多种因素综合驱动的结果。渤海沿线丰富的自然资源、适宜的生态环境为围填海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但同时自然资源的竞争和损耗、生态环境的恶化也制约着围填海活动的发展。国家政策是影响围填海活动的外在动力,利好政策能够推动围填海发展,加速围填海进程,限制政策则会抑制围填海活动的发展。社会经济因素是围填海活动发展的内生动力,社会经济因子对不同的利用类型驱动程度和驱动方向不同,水产品产量、区域人口、渔业产值对植被用地、养殖水域、自然海域和未利用地的驱动作用较大;旅游人数、固定资产投资、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对建设用地有显著的驱动作用;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GDP对盐田用地产生一定的驱动作用。现阶段,围填海扩张速度得到有效控制,应致力于统筹规划围填海功能分区,着力打造区域特色产业,缓解地区间的不良竞争;拓展围填海利用思路,尝试利用沿海区域的垂直空间,助力海岸生态环境整治修复;同时完善围填海综合效益评估体系,加强多数据源影像围填海信息自动化提取研究,为围填海管理管控措施的制定与实施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