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中晚期肺癌患者血脂水平变化情况,初步探讨中晚期肺癌患者血脂水平异常与中医痰证的关系,总结张培彤教授辨证论治血脂升高型肺癌的临床经验与学术思想。方法:第一部分:选取90例中晚期肺癌住院患者进行中医痰证单证辨证分型和相关临床资料分析。1.西医诊断标准以卫生部《原发性肺癌诊断标准(2010年版)》为准,中医辨证采用方永奇的广义痰证诊断标准。血脂水平检测参考《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07年版)》。2.将收录的90例原发性肺癌患者依据病史资料辨证分为痰证组和非痰证组;分别从性别、年龄、吸烟史、TNM分期、病理类型等角度分析组间差异。3.收集90例肺癌患者血脂检测项目包括:TC、TG、HDL-C、LDL-C、apoA I、apoB、Lp(a)将90例患者依据血脂四项TC、TG、HDL-C、LDL-C水平分为四组:①血脂下降组:血脂检测项目中至少有1项(含1项)低于正常值;②血脂正常组:血脂检测项目均在正常范围内;③血脂升高组:血脂检测项目中至少有1项(含1项)高于正常值并无低于正常值;④血脂紊乱组:血脂检测项目中有1项或多项低于正常值并有1项或多项高于正常值。分别从性别、年龄、生活史、TNM分期、病理类型等角度分析组间差异。4.统计痰证组与非痰证组在不同血脂水平组中分布情况,统计载脂蛋白、脂蛋白a水平变化与痰证组、非痰证组关系。5.用卡方检验进行计数资料分析。第二部分:收集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张培彤教授门诊治疗血脂升高型肺癌处方48例,进行用药频次、用药种类、常用治法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第一部分:90例中晚期肺癌中痰证组占56例,非痰证组占34例,痰证组占62.2%。痰证组与非痰证组在不同性别中分布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5784>0.05);痰证组与非痰证组在不同年龄梯度中分布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9207>0.05);痰证组与非痰证组在吸烟与非吸烟人群中分布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4159>0.05);痰证组与非痰证组在不同临床分期中分布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6209>0.05);痰证组与非痰证组在不同病理类型中分布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4742>0.05)。76.7%肺癌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血脂水平异常,主要表现为HDL-C浓度降低(单纯HDL-C浓度降低降低16人,HDL-C浓度降低合并其他项目升高12人),其次为TC、TG浓度升高及血脂水平紊乱。血清载脂蛋白水平也出现异常,LP(a)升高发生概率为25%。正常饮食、清淡饮食、油腻饮食三组患者在4种不同血脂水平中分布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9903>0.05)。痰证组与非痰证组在不同血脂水平组中分布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4444>0.05)。痰证组与非痰证组在apoAI降低组、apoB降低组、LP(a)升高组中分布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566>0.05)。第二部分:张培彤教授临证治疗血脂升高型肺癌的36张初诊处方中,共涉及94味中药,用药726频次。药物可分属为活血类、化痰散结类、清热解毒类、补气类、养阴类、祛湿类、理气类、宣肺止咳类、和胃助运类、通络类、温阳类、泻下类、收敛类等13类,各类药物使用频率依次为活血类20.94%、化痰散结类16.39%、清热解毒类11.02%、补气类10.06%、养阴类8.54%、祛湿类8.40%、理气类7.85%、宣肺止咳类6.47%、和胃助运5.65%、通络类2.75%、温阳类1.38%、泻下类0.28%、收敛类0.28%。活血药中使用化瘀类69频次,养血类58频次,破血类25频次,分别占比依次为45.39%、39.16%、16.45%。结论:62.2%中晚期肺癌患者表现有痰证,痰证为中晚期肺癌患者常见单证证型。76.7%中晚期肺癌患者伴有血脂水平异常,痰证组与非痰证组在不同血脂水平组中分布情况无统计学差异,尚不能说明血脂水平升高与肺癌痰证的相关性。张培彤教授辨证论治血脂升高型肺癌,主张“不囿于脂、不离乎癌”,强调辨病、辨证、辨症三位一体综合治疗,立足肺癌“虚、瘀、痰、热、毒”的核心病机,将血脂升高视为“无形之痰、微型之瘀”,主要采用活血化瘀法、化痰散结法,运用活血化瘀药物时,兼以养血,慎用破血,并常用清热解毒、补气等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