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化概论》教材建设研究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gh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程度的大幅度提升,人们从生命本质和自然规律方面对医学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以人为本”思想逐步深入人心,人们便以提高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作为新时代的医学愿望;随着社会对人生命和健康的重视程度提高,人们对作为医疗主体的医护人员“不仅要治病,而且要关爱和尊重病人”的期待也不断提高,医学的人文精神、医护人员的人文素养和医疗实践的人文关怀也被社会广泛关注;随着医药卫生领域呼唤医学人文精神及人文关怀回归,高等医学教育日益重视医学人文课程的建设和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要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素质,首先应从医学生人文课程教学着手。《医学文化概论》就是在部分高等医学院校开设的一门医学人文课程,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的、正在发展建设中的课程。但作为一门新开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着没有专门教材的问题,目前以《医学文化概论》专著作为教材使用。本着建设一本适用的医学文化概论教材的宗旨,本课题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研究。第一章:医学文化研究背景及《医学文化概论》课程设置必要性本章阐述了文化、医学文化的概念、内涵及医学文化研究的背景,从医学的人文走向分析了医学人文教育的必然趋势,从医学院校开展医学人文教育现状的视角探讨了在医学院校开设《医学文化概论》课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介绍了成都医学院开设《医学文化概论》课程的方案及教学实践。第二章:《医学文化概论》教材使用现状研究目的:探究《医学文化概论》专著用于课程教学的教材使用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为《医学文化概论》教材建设提供基础。方法:本章采用实证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深度访谈法,探究《医学文化概论》专著用作教材使用的情况、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为《医学文化概论》教材建设研究提供现实依据。结果:1.实证研究结果:成都医学院经过两轮课程教学实践,发现目前使用《医学文化概论》专著用作教材存在以下问题:①专著与教材在结构体例、表述方式等差异非常大,这对新开课程的教师备课和学生学习都存在阅读专著的困难;②相对于教学时数,专著内容太多,教学中把握取舍时每个教师不完全一致;③部分内容与已开设的医学人文课程有重复。2.学生问卷调查结果:通过整理分析调查问卷,发现该问卷调查的信度效度受到严重影响,其原因主要是超过70%的被调查者没有阅读教材或阅读教材内容小于30%,不能对问卷调查的条目作出有效选择。通过个别访谈了解其原因:①内容对学生而言难度较大,学生不能理解其中的知识内容,影响学生阅读教材,进而影响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的兴趣;②其形式完全不具有教材的结构体例,对学生而言可读性不强,不能引导学生阅读。这一结果表明该专著不适合作教材使用。3.授课教师及学生深度访谈结果:教材内容的趣味性不够,教材内容的连续性系统性不强,教材内容难度大,部分内容与已开设课程部分重复,结构体例不规范等问题。结论:《医学文化概论》课程教学事在必行,但现行课程教学中用《医学文化概论》专著作为教材尚存在较大的问题,必须加强《医学文化概论》教材建设。第三章:《医学文化概论》教材建设方案的研究制定目的:构建《医学文化概论》教材建设方案。方法:采用焦点团体访谈法研究《医学文化概论》教材建设的对策和实施方案。结果:《医学文化概论》专著用作教材使用情况不甚理想,存在内容难度大、构成要素和结构体例不符合教材的规范等问题;确定了《医学文化概论》教材方案:其指导思想是首先要确定该课程教学目标定位,要保证内容的先进性、时代性和科学性;该教材建设的基本原则是要符合医学人文学科自身的特点,符合医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特征及注意体例完整形式活泼。结论:教材建设首先要明确课程教学的目标定位;《医学文化概论》教材编写要符合医学人文学科自身的特点;教材内容要体现时代性;教材结构体例要符合青年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特征,要注意教材体例完整,形式活泼,内容新颖,使教材具有形式上对学生的吸引性和内容上的可读性;教材形式要体现立体化。
其他文献
期刊
Carrierless amplitude and phase(CAP) modulation is generating increasing interest for short-reach optical communications. Polarization multiplexing(Pol Mux) 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