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体育院(系)术科教师而言,教师发展的中心是教师的专业成长。这种专业成长是一个终身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术科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情感、社会责任感不断成熟、不断提升、不断创新的过程。在体育教育实践中提倡反思,提倡研究,让术科教师成为反思者、研究者,可以有效地推进术科教师专业化发展。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量表测量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辽宁省体育院(系)术科教师教学反思能力进行深入研究。在访谈和开放式问卷的基础上,构建辽宁省术科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结构模型,并以此修订并编制了《辽宁省体育院校(系)术科教师教学反思能力量表》,运用该量表对辽宁省体育院(系)术科教师进行测查,分析当前辽宁省体育院(系)术科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特点,对术科教师群体的反思能力进行比较,并找出影响术科教师反思能力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辽宁省体育院(系)术科教师反思能力总体水平处于中等水平,在反思能力的三个维度中,理论反思这一维度水平较高,经验反思维度水平居其次,毅力维度最低。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术科教师反思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反思毅力重点培养。(2)辽宁省体育院(系)术科教师反思能力在不同性别上反思能力水平差异不明显。(3)不同学历的术科教师教学反思能力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经验反思这个维度上,具有博士学历的术科教师高于研究生、本科学历教师,而在总量表及三个维度中的理论反思和毅力维度上,学历对三个维度的影响不存在明显差别。(4)辽宁省体育院(系)术科教师教学反思能力在不同教龄、职称的组别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随着教龄的增长呈现逐步提高的态势,也就是教龄越长得分越高,教龄越低则相反。职称越高,在理论反思维度和经验反思维度的得分值越高。体育院(系)术科教师影响因素主要概括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主观因素也就是术科教师自身因素包括术科教师反思意识、术科教师反思动机、术科教师教学信念三个方面。客观因素也就是外界因素包括体育院(系)校园文化氛围、术科教师的评价方式、术科教师管理方式等。对辽宁省体育院(系)术科教师教学反思能力培养模式进行研究,通过对术科教师反思能力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特征、构建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保证条件进行研究,最终提出辽宁省体育院(系)术科教师反思能力培养模式构建的对策,对辽宁省体育院(系)术科教师反思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极其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