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胞中,存在着一类基因或者是基因家族,其在通常情况下为抑制状态或维持较低表达水平,当其在某些因素作用下,基因表达失去控制,细胞的正常生物学性状会发生各种改变,逐步转化成为恶性细胞,最终导致细胞甚至机体癌变。这类基因我们通常称之为原癌基因(Proto-oncogene)。myc基因家族为原癌基因家族中的一类,主要分为c-myc、n-myc、l-myc三类基因。myc基因家族及其产物主要与调控细胞周期的DNA结合,控制细胞的增殖以及诱导细胞的凋亡。研究认为,肿瘤的发生与转移同c-myc基因的激活有密切关系。量子点(QDs)是由II-VI族或III-V族元素组成的半导体材料,属于纳米晶体,受激后能发射荧光,可用于生物学分析。量子点激发光谱宽,同时发射光谱窄并且左右对称,可以通过改变粒子大小控制荧光发射波长。与传统有机荧光染料相比,量子点具有很高的量子产率和抗光漂白能力,而且荧光寿命长,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因此,量子点荧光技术在生物学领域具有广阔前景。本研究采用噬菌体展示技术,从羊驼免疫库中淘选能与c-Myc结合的纳米抗体,并将淘选获得的抗c-Myc纳米抗体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纯化的重组抗c-Myc纳米抗体经量子点标记后,初步用于检测细胞内c-Myc蛋白的表达情况,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四轮固相淘选,从羊驼c-Myc蛋白免疫文库中获得了了11个能特异性结合c-Myc蛋白的克隆,分别为A13、A18、A25、A26、A31、A32、B34、C5、C24、C42、C46,并对这些克隆的亲和力大小进行了分析比较。2、选取亲和力相对较高的克隆(A25和A26),分别将编码基因克隆至表达载体pET-25b(+),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中,使用IPTG诱导表达,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重组蛋白分子量约20 kDa,与预期分子大小相符。3、初步验证了利用量子点标记重组纳米抗体用于细胞内靶标检测的方法。制备SP2/0细胞爬片,用量子点荧光标记纳米抗体,检测c-Myc蛋白在细胞内表达,加入纳米抗体及量子点后,细胞显示荧光,单纯加入量子点,无荧光反应,本研究得到的纳米抗体有望实现对细胞内c-Myc蛋白表达情况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