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文学史上,张爱玲是为数不多备受各界瞩目的女作家,她传奇的一生为世人所津津乐道。张爱玲以其独特的人生体验为基础,运用唯美苍凉的笔调为世人留下许多优秀的作品。她运用纯熟的语言技巧和淋漓极致的心理剖析,塑造了许多深刻的女性形象,尤其突出的是母亲形象。张爱玲在小说里从不宣扬伟大的母爱,相反,她小说里的母亲形象,如《倾城之恋》里的白老太太,《半生缘》里的顾太太,虽然都不乏对子女的关爱,但是这些关爱并不是无条件的,而是夹杂着很多自私的考虑,所以在关键时刻会不惜出卖儿女的终身幸福。《金锁记》里的曹七巧更是一个极端的例子,她为了自己的金钱占有欲,甚至可以残忍地对子女施加精神的虐杀。在张爱玲的小说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女性之间的关系,都处于紧张冷漠的状态,不仅是婆媳、主仆等传统对抗性的关系如此,甚至在姐妹与母女之间,亦是势同水火。在张爱玲看来感情是最靠不住的东西,父母与孩子间的亲情如此,姐妹闺蜜间的感情亦如是,更遑论没有血缘关系的男女之情了。在张爱玲的作品中,没有哪一份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而张爱玲这些人生体验与文学创作很大程度上与母亲黄逸梵有关。在张爱玲十七岁以前,她一直是用一种“罗曼蒂克”的爱去爱着她那位“辽远而神秘”的母亲的。在张爱玲二十岁以前,她的母亲黄逸梵长年不在国内,黄逸梵虽然也出身官宦世家,但是她与张爱玲的父亲张廷重的遗老气息很不一样,在张爱玲眼里,这个母亲代表的是一种清新自由的空气。然而,这份罗曼蒂克的爱终究抵不过日常生活的琐屑的不堪,与母亲一起生活让那份疏离却美好的母女情蒙上了一层阴影,也影响了张爱玲的文学创作。在张爱玲的作品中,我们几乎找不到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贤妻良母,她笔下的母亲呈现出来的都是人性中阴暗扭曲的一面。联系她的自传性作品和散文来看,她自己的母亲黄逸梵在她的生命中造成的创伤性情绪记忆,是始终未曾摆脱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