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量子阱系统和金纳米结构催化效应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yon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使用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Co/Cu堆栈结构多量子阱系统和金纳米结构的催化效应,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部分:第一,由于Co存在对称性能隙,在Co(100)/Cu(100)薄膜中存在着量子阱态。我们采用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单层Co或Ni对Co(100)/Cu(100)系统中量子阱态时影响。研究表明单层Ni或Co异质挡板,不仅可以对Cu中量子阱态进行调制,而且还能构成新量子阱态,新量子阱态都局域于子阱内。单层Co或者Ni异质挡板由于其电子结构的差异对量子阱态的调制有着不同作用。第二,研究了TiO2衬底上拉伸的平整Au薄膜上O2吸附性质。首先,通过计算了不同厚度的金薄膜对O,O2的吸附,发现应力的拉伸作用可以增强金薄膜对O,O2的吸附。进一步,通过构造模型,计算了TiO2衬底上拉伸的金薄膜上O2的吸附,通过对O2电子结构的比较分析,发现模型中衬底对拉伸的金薄膜上O2的吸附并没有增强作用。第三,利用第一性原理方法对中等大小金团簇Au55与CO、O2等小分子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将[CO+O2]@Au55、[CO2+O]@Au55、[CO+O]-Au55、[CO2]@Au55等结构的总能以及相应的吸附能进行比较。研究表明,CO与O2可以同时被吸附在Au55的相邻位置。相比于结构[CO2+O]@Au55、[CO2]@Au55,结构[CO2+O]@Au55、[CO2]@Au55更具有能量优势,表明Au55的催化下,CO的氧化在室温下是可能的。最后,还将[CO+O2]@Aun、[CO2+O]@Aun(n=8,32,55)进行比较,发现Au55的催化效应相对地较有优势。另外,论文的前三章介绍了相关领域的一些概念和理论模型。第一、二章分别介绍了量子阱系统和催化性质的概念与理论模型,第三章简要介绍本文计算采用的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
其他文献
<正> 科学家在研究了四颗陨石后认为:自然界无数颗熠熠发光的钻石,可能生成于45亿年前,由一个行将消亡的“恒星”引起的。芝加哥大学的R·刘易斯认为钻石可列入宇宙里最古老
期刊
目的总结胆囊残部综合征4例的防治经验,探讨胆囊残部综合征的诊断、处理及预防。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年收治的4例胆囊残部综合征病人临床资料。结果4例胆囊残部综合征均行胆囊
目的:评价鼻腔泪囊吻合术与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对慢性泪囊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资料完整,随访时间 1年以上的手术患者 63例( 65眼)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鼻腔泪囊
太赫兹场作用下的低维半导体的带间和子带间的相干动力学过程是当前理论和实验研究的热点。在太赫兹场作用下,低维半导体器件表现出许多有趣的物理现象。本学位论文用密度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