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钢筋混凝土结构遭受爆炸冲击荷载时,产生的应力波会对其造成损坏和破坏,如何最大发挥其防护抗爆功能成为设计和优化这类结构的主要问题。为探索层状配筋钢筋混凝土的动态力学性能,以钢筋混凝土小比例模型为冲击试验对象,并结合数值模拟计算,开展了钢筋混凝土动态力学性能和相似规律的研究,对防护抗爆结构的设计、优化和评估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针对层状配筋的钢筋混凝土物理模型,研究确定对其强度与破坏产生直接影响的参数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筋混凝土结构遭受爆炸冲击荷载时,产生的应力波会对其造成损坏和破坏,如何最大发挥其防护抗爆功能成为设计和优化这类结构的主要问题。为探索层状配筋钢筋混凝土的动态力学性能,以钢筋混凝土小比例模型为冲击试验对象,并结合数值模拟计算,开展了钢筋混凝土动态力学性能和相似规律的研究,对防护抗爆结构的设计、优化和评估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针对层状配筋的钢筋混凝土物理模型,研究确定对其强度与破坏产生直接影响的参数包括板厚、混凝土材料、钢筋间距和钢筋直径,建立了层状钢筋混凝土的动态模型试验。运用π定理和量纲分析推导出普通混凝土与混凝土模型材料应变率相似比为Cε=1/C1(?),得出原型和模型的配筋相似条件为钢筋直径和配筋间距相似比符合几何相似比,配筋率相等。基于冲击试验研究了普通混凝土与模型材料的应变率及本构的相似性。混凝土的模型材料微粒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在静态压缩条件下,两者具有相似的受压破坏形式,并且密度、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均十分接近。在动态冲击作用下,微粒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具有相似的应力-应变曲线、相似的波形曲线、相似的应变率效应以及相似的破坏形态,且两者满足应变率相似条件。表明微粒混凝土在动态试验中作为普通混凝土的模型材料是非常适合的。通过钢筋混凝土模型的动态试验研究了层状配筋的钢筋混凝土的动态力学性能,并与素混凝土进行了对比分析。钢筋混凝土的典型动态本构曲线分4个特征阶段:线弹性阶段、弹塑性阶段、损伤软化阶段、卸载阶段。在较低速冲击时,素混凝土反射波形整体可看作是由三个依次变浅的小“V”组成,而钢筋混凝土反射波可看作两个依次变浅的大“V”形;在较高速冲击时,两者的反射波波形均可看作两个依次变浅的大“V”形组成,两者的透射波幅值随时间急剧振荡衰减,并且钢筋混凝土的透射波振荡的更为严重。素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的动态强度仅表现了一定的应变率效应,而两者的冲击速度和极限应变的应变率效应特别明显,与应变率呈较好的线性关系。在相同冲击速度作用下,两者的应力-应变曲线关系非常相似。钢筋的加入对混凝土的强度和变形有增强作用也有减弱作用。结合试验和有限元方法,探讨了配筋率及配筋形式对钢筋混凝土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得到了最佳配筋。在不同的加载条件下,配筋率ρ同为0.9%时,φ3.8mm钢筋混凝土试件的强度和应变大于φ2.2mm的试件;配筋率同为1.4%时,φ3.4mm试件的强度和应变明显高于φ2.8mm的试件。说明配筋率相同直径大的试件的强度和应变高。配筋间距同为35mm,φ3.4mm的试件的强度和应变大于φ2.8mm的试件;配筋间距同为25mm,φ2.8mm试件的峰值应力和应变整体上高于φ2.2mm的试件。说明配筋间距相同直径大的试件的强度和应变高。直径同为2.8mm,钢筋间距为25mm的试件的峰值应力和应变略大于钢筋间距为35mm的试件。说明配筋直径相同间距小的钢筋混凝土试件的强度和应变高。随着配筋率ρ由0依次提高到0.9%、1.0%、1.4%,动态强度整体表现出明显的提高,极限应变整体呈上升的趋势,ρ=1.4%为最佳配筋率。说明配筋率越高,强度和极应变越高。在配筋间距同为35mm和25mm的钢筋混凝土试件,配置的钢筋直径越大,试件的动态强度和极限应变越高;当钢筋直径增加到一定值后,试件的强度和应变开始降低。直径同为2.8mm的试件,配筋间距越小,试件的强度和应变越高;当钢筋间距小到一定值后,强度和应变开始降低,钢筋间距为25mm试件的配筋为最佳配筋。配筋率在0.2%~1.41%的范围内,随着配筋率的提高,钢筋混凝土的强度和应变随着增加或减少,在配筋率ρ=1.41%的试件强度最高,配筋率ρ=1.48%的试件应变最高;之后随着配筋率的提高,钢筋混凝土的强度和应变整体开始降低。φ2.8mm、配筋间距25mm、ρ=1.41%是使钢筋混凝土的动态性能达到最佳的配筋。冲击试验模拟计算所得应力波形、应力应变曲线弹性段、动态峰值应力等均与试验情况一致。模拟结果与试验得到的结论相符,且比试验配筋范围更广、所得结论更全面。表明建立的实验模型是合理的,选用的材料模型和模拟方法能够较准确地描述钢筋混凝土材料的动力学性能。基于相似原理,以最佳配筋的试件为模型,与模型配筋相似的钢筋混凝土为原型进行大直径SHPB冲击试验模拟,研究了钢筋混凝土原型和模型的动态相似问题。与模型配筋相似的φ270mm×250mm钢筋混凝土原型试件和最佳配筋的模型试件的应变率相似比Cε=0.08Cl/Cv+0.43,表明钢筋混凝土原型和模型的应变率相似比不服从严格的几何相似,与冲击速度相似比成正比。
其他文献
二维图像文本描述生成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热门研究,是指利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方法和技术,生成能够描述图像视觉内容的文本语言,涉及了计算机视觉和自然语言处理。基于视觉特征的二维图像文本描述生成关键算法研究旨在通过特征提取、特征融合、语言生成等算法和技术,生成完整的、符合语法结构的文本句子,准确地描述出二维图像的视觉内容。二维图像文本描述生成对于场景理解具有重要意义,人类的交流过程大多依赖于自然语言
本文以北部湾盆地迈陈凹陷为例,运用油气成藏动力学系统的研究思路,通过开展实验测试,获取有机地化、流体包裹体、储层物性、地层温度与压力、岩石物理参数等实验数据,在成盆与沉积充填、生烃与供烃范围、能量场与成藏动力、油气运移网络等单因素的动态演化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油气成藏系统的动力学要素,改进研究流程与技术方法。通过把研究对象简化为具有工业聚集规模的油气体,针对油气生—运—聚过程,建立了以生烃数量、成藏
荒漠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针对荒漠化问题,国内外相继提出了治理措施,其中最根本的措施是植被恢复。由于荒漠化地区水资源严重匮乏,年蒸发量是年降水量的几十至几百倍,导致苗木因缺水而难以成活。由此,节水灌溉是解决荒漠化问题、实现植被有效恢复的关键,而渗灌技术更是以其高效的水分利用率和苗木成活率成为各国学者研究的热点。本论文针对传统“孔式”渗灌技术存在的渗灌孔堵塞、渗水不均匀和土壤盐渍化等不足,
神东矿区煤层赋存浅、煤层厚度大、基岩薄、松散层厚且松散层底部富水性强,矿区内工作面普遍采用综采或综放技术进行开采,导致覆岩破断程度大幅度增加。采动影响下采场与地表含水松散层形成贯通性通道,进而水砂混合体涌入工作面,造成溃水溃砂事故的发生。工作面溃水溃砂事故严重影响了井下煤炭生产的正常进行,同时严重威胁了井下工作人员和生产设备的安全。薄基岩和厚松散含水层共存的特殊地质采矿条件,决定了其覆岩破坏规律的
钢丝绳在我国煤炭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是煤矿主、副井提升设备的重要构件。矿井提升设备负责完成矿井运输煤炭和矸石、投放设备、搭载人员等工作,钢丝绳长期使用会因疲劳出现断丝、磨损等现象而存在安全隐患,钢丝绳使用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煤矿正常生产、人员生命安全及经济运转。目前,一般采用人工目视检查和定期强制更换钢丝绳的办法来保证安全生产,这种方法不仅不能及时更换由于各种偶然因素而造成严重损伤的钢丝绳,而且很多
我国西部地区白垩系和侏罗系煤系地层具有成岩晚、胶结差、强度低、遇水泥化砂化、无稳定隔水层、层间导水性强的特点,煤矿冻结建井冻结壁解冻后井筒渗水、淹井等事故频发。本文以白垩系富水弱胶结红砂岩为研究对象,充分考虑弱胶结红砂岩在地层内部赋存的地应力条件,对弱胶结红砂岩冻融劣化的机理进行试验研究。首先基于力学试验获得了弱胶结红砂岩冻结及冻融劣化后的力学强度与变形特征,阐述了弱胶结红砂岩冻融劣化机理及冻融过
随开采深度增加,深部沿空留巷所处的复杂地质力学环境使其围岩破坏特征和控制技术与浅部沿空留巷显著不同,尤其是深部充填留巷(工作面充填留巷)。近年来,深部充填留巷围岩控制问题是矿业科技工作者和岩石力学工作者关注和研究的热点。根据塑性力学可知,围岩应力是偏应力和球应力的叠加,偏应力和球应力同时考虑了最大主应力、中间主应力和最小主应力相互作用,可以科学地揭示出深部留巷围岩应力演化与围岩变形破坏的相互关系。
厚煤层大采高综采工艺是本世纪以来迅速崛起的安全高效回采工艺,大采高工作面采场矿压与岩层控制理论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作为该研究领域的重要试验手段,常规的相似材料模型试验技术已难以满足厚煤层等复杂条件的采场矿压研究需求。在大量国内外实地考察与调研的基础上,研制了高刚度、大载荷、可旋转的采场模型试验系统。以山西晋城寺河矿大采高工作面为工程原型,依托该试验系统开展了大采高工作面采场相似模型试验,
浮选中颗粒与气泡间相互作用规律已得到了极大的关注,并进行了大量研究。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颗粒轨迹的理论描述;二是颗粒与气泡相互作用过程的试验监测。然而目前研究对象多是形状规则、表面性质均匀的玻璃微珠、玻璃纤维等材料,以细粒煤颗粒展开的研究甚少。对远场区和近场区颗粒的运动规律缺少微观机理研究。颗粒与气泡间黏附行为的研究多集中于诱导时间和表面力的测定,对不同种类及用量表面活性剂对不同密度级、粒
地铁作为一种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因其具有安全、容量大、集约化、能耗低、污染小、速度快、准点率高等优点,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有效地缓解了地面交通拥堵情况。然而地铁施工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时刻受到管理、设备、技术和周边环境等安全风险因素的影响,这就导致地铁施工过程中安全风险事故时有发生。现阶段对于安全风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价方面,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地铁施工系统内部的安全风险演化机制问题。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