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关伦理教育方面的研究,以往更多的是专业领域的应用伦理教育研究偏多,例如商业伦理教育、网络伦理教育、工程伦理教育等,而以教科书选文为研究素材来探讨伦理教育的研究目前还比较匮乏。国家在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对学生开展道德教育,但并没有明确提出对学生开展伦理教育,这并不代表伦理内容在语文教科书中不存在。语文课程在历史上一直扮演着多方面的角色,往往融语言和文字教育、道德和伦理教育、思想和政治教育为一体,语文学科作为学生学习的“第一学科”,在某种程度上其承担的责任之重大不言而喻。从现在来看,国家的飞速发展使得中国原有的伦理规范在潜移默化之中发生着变化,人们不再仅仅局限在固有的道德律令之下,按照马克思的观点来看,经济的发展会使得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发生改变,当原有的道德规范不能更好地调节新的伦理关系,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亟待探索和建立新型的伦理道德规范,另一方面对学生开展伦理教育自然也势在必行。而语文教科书本身也蕴含着伦理内容在其中,那么这些伦理内容是怎样的呢?教科书在承载着这些伦理内容的同时会通过怎样的形式来对学生起到伦理教育的作用呢?由此,教科书中的伦理教育取向是偏向哪个方面的呢?本研究即是在这样一些问题之上来展开探讨的。本研究以选文为研究素材,首先运用文献分析的方法分析已有学者和相关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结合本研究的研究问题建立自己的分析框架,然后运用统计分析法、文本分析法对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选文进行类目统计和量化分析,进而展开更具体的文本分析,在综合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初步分析出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选文中的伦理教育取向,以及有关伦理教育的选文的特点及不足,并在其中就初中语文教科书选文的选材和内容安排等问题作了粗略的探讨,也对初中语文教科书的伦理教育目标和任务做了些许思考。通过研究可以发现该套教科书在伦理教育取向上,偏向于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和集体主义价值观,偏向于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体系;而在美德范畴,趋向于私人美德,美德教育的内容偏向于勇敢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