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陇中损伤胶囊防治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术后残留腰背痛及椎体再骨折的价值。方法:选取甘肃省中医院脊柱骨科在2015年9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共72例,且根据中医辨证均属肾虚血瘀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36)和对照组(n=36)。所有患者均行PKP手术治疗,术后均进行骨质疏松健康宣教并指导功能锻炼,对照组术后给予西药抗骨质疏松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陇中损伤胶囊,两组均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术前和术后3天、术后3、6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变化;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6个月腰椎QCT骨密度值(BMD)的变化;对比两组术前和术后3、6个月骨转换指标[血清骨钙素(OC)、尿脱氧吡啶啉/肌酐(DPD/Cr)]的变化情况;术后至少随访9个月以上,统计两组椎体再骨折发生率。使用SPSS21.0软件对观察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两组患者术前性别、年龄、伤椎节段分布、骨折压缩程度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VAS评分:两组术后各观察点的VAS评分与术前相比均有明显降低,且随着治疗时间延长,试验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天两组间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试验组VAS评分与对照组同观察点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BMD值:术后6个月两组BMD值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BMD值增加幅度较对照组明显,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4)骨转换指标:两组术后各观察点的OC值与术前相比均有不同程度增加,且随着治疗时间延长,试验组上升幅度较对照组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试验组OC值与对照组同观察点组间进行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各观察点的DPD/Cr值与术前相比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且随着治疗时间延长,试验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试验组DPD/Cr值与对照组同观察点组间进行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再骨折发生率:两组术后平均随访(10.23±1.56)月,随访期间两组共7例患者发生椎体再骨折,再骨折率为9.72%。其中试验组2例(5.56%)发生在术后5~6个月,平均时间174天;对照组5例(13.89%),再骨折发生时间集中在术后2~4个月,两组术后椎体再骨折发生率比较虽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再骨折例数低于对照组,且能延缓椎体再骨折发生的间隔时间。结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PKP术后给予陇中损伤胶囊干预,可进一步缓解患者术后残留腰背痛。并能增加BMD,改善骨代谢,可以延缓术后椎体再骨折发生的间隔时间,在降低术后椎体再骨折发生率方面,有一定预防价值,有待进一步长期随访的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