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利用超声微创、定位准确、实时的优势将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注射到周围神经损伤部位,以探讨NGF不同给药途径及给药时机对周围神经损伤修复与再生的影响。方法建立1Omm兔坐骨神经挤压伤(crush)损伤模型。选取新西兰大白兔60只,按给药方式及给药时间不同,随机分为六组,每组10只。分别为对照组(n=10),仅做假手术,不损伤坐骨神经;模型对照组,仅做坐骨神经挤压伤,不给予特殊干预措施;即刻超声组,术后第1天起超声引导下将NGF注射到坐骨神经损伤处,1次/隔天,共7次:即刻肌注组,术后第1天起给予股二头肌内NGF注射,1次/隔天,共7次:14天超声组,术后第14天起超声引导下将NGF注射到坐骨神经损伤处,1次/隔天,共7次;14天肌注组,术后第14天起给予股二头肌内NGF注射,1次/隔天,共7次。术后第2、4、6和8周从各组随机抽取一定数量新西兰白兔处死。采用大体观察、超声检查、坐骨神经功能评估、肌电图及神经肌肉病理学等指标评估损伤神经的修复及再生情况。结果1、超声检查:除对照组外,其余各实验组损伤坐骨神经超声声像图表现:2周时,神经内部线性回声连续性部分中断,中断区为低回声,内径增粗最明显;4、6周时,神经内部线性回声连续性较第2周略有改善,中断区低回声略有增高,内径较第2周变细;8周时线性回声连续性较好,中断区低回声区基本消失,内径恢复明显。各实验组受损神经内径恢复情况:给予NGF治疗的各实验组内径恢复好于模型对照组,其中即刻超声组内径恢复情况最好,与其它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坐骨神经功能评估结果提示,在术后2周,实验动物坐骨神经损伤侧肢体的运动功能就有一定程度的恢复;在术后2周、4周、6周、8周四个不同时间点,给予NGF治疗的各实验组损伤神经功能恢复优于模型对照组,但还没完全达到损伤前水平,各治疗组中即刻超声组恢复情况最好,即刻肌注组次之,14天肌注组恢复最差。3、电生理检测和神经肌肉病理学分析结果提示,在术后2周、4周、6周、8周四个不同时间点,给予NGF治疗的各实验组神经损伤侧肢体的神经和肌肉功能恢复情况优于模型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NGF治疗的各实验组中即刻超声组神经及肌肉恢复情况最好,即刻肌注组次之,14天肌注组恢复最差。结论1、超声引导下精确注射神经生长因子到兔周围神经损伤部位比单纯肌肉注射神经生长因子疗效明显;2、神经损伤早期应用神经生长因子更利于兔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