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角膜切口位置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后角膜高阶像差的影响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06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对行透明角膜切口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98眼术前及术后3个月角膜高阶像差的测量、比较,探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不同透明角膜切口位置对角膜高阶像差的影响,评价切口位置的稳定性,为临床选择非球面人工晶体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1、随机选取2012年6月~2013年3月在我院拟行超声乳化手术的98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98眼),根据角膜屈光力陡峭轴选择手术切口位置,将上述患者分为三组,分别在180°(A组)、135°(B组)及90°(C组)做2.8mm透明角膜切口,完成超声乳化手术。   2、采用德国Oculus公司生产的Pentacam HD三维眼前节分析仪对术眼角膜进行术前及术后3个月3-6阶的像差测量。   3、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三组间手术前后各项角膜像差变化差值绝对值进行比较,对比较结果有统计学差异的再应用最小显著差法(least significantdifference,LSD)两两比较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180°透明角膜切口(A组)的X轴方向的慧差Z(3,1),球差Z(4,0)变化较135°、90°透明角膜切口(B、C组)小,但Y轴方向次阶三叶草Z(5,-3)变化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球差Z(4,0)的变化在180°透明角膜切口(A组)最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5°透明角膜切口(B组)的变化较90°透明角膜切口(C组)略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慧差Z(3,1)的变化在180°透明角膜切口(A组)最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5°透明角膜切口(B组)的变化较90°透明角膜切口(C组)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4、135°透明角膜切口(B组)的Y轴方向次阶散光Z(4,2)、X轴方向次阶慧差Z(5,1)、Y轴方向次阶四叶草Z(6,-4)、X轴方向次阶四叶草Z(6,4)较180°、90°透明角膜切口(A、C组)变化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180°透明角膜切口术后远期引起的手术源性角膜高阶像差如球差Z(4,0)变化最小,视觉质量较好,是较理想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手术切口部位。
其他文献
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质量强国背景下,加强产品质量分析,提高供给质量尤为重要.基于用户线上评论、投诉受理、售后维修、监督抽查和第三方调查等分散的多源质量数据,初
前言:   先天性肾积水(Congenital hydronephrosis)是常见的危害儿童健康的小儿泌尿系先天性畸形,引起该病的原因很多,其中最常见病因为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pelvi-ureteric
目的:   研究抑癌基因TSLC1和DAL-1/4.1B在子宫内膜病变中的表达规律及其对于子宫内膜癌的指导诊治、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   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SABC)检测增生期
目的:分析报告人工耳蜗植入后植入体周围皮瓣的相关并发症,包括植入体周围的血肿、植入体周围的血清肿、植入体周围的脓肿、皮瓣感染、皮瓣坏死以及伤口感染等,以探讨这些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