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弹性研究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kwwwbushiw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表明人民币的汇率制度安排不再是单一盯住美元,而更具有弹性。2010年6月19日,中国货币当局又做出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提高人民币汇率弹性的决定,这意味着人民币汇率二次改革的开始。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对汇率进行深入市场化改革的决定,这对汇率制度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以下简称“汇改”)进程看,增强人民币的汇率弹性是大势所趋,根据主动性、可控性以及渐进性原则,货币当局正逐步改革、完善中国的汇率制度安排。
  2005年汇改以后,中国经济持续且快速地增长,人民币升值趋势明显。汇改时,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约为8.11。至2014年末,人民币汇率为6.11,累计升值幅度高达24%。但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为转移国内的经济矛盾,不断地在经济与政治上给中国施压,强烈要求人民币升值,并一直质疑中国事实上所运行的汇率制度依然是保持盯住美元,而不是更具弹性、灵活性的汇改之后的制度。人民币汇率的弹性究竟如何?现行汇率制度是怎样安排的?这些问题亟需理论与实证的探究。
  为研究以上问题,本文对写作内容做以下安排:
  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文章的选题背景、选题意义、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创新与不足。
  第二部分文献综述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关于汇率弹性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主要包含两个方面:首先是回顾基于货币篮子模型估算人民币汇率弹性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从人民币参照一篮子货币的角度来深入研究汇率弹性的变化。总的来说,目前关于人民币汇率弹性的相关研究较少,并没有相对完善的理论框架,这导致了不同的研究方法所得出的结论存在较大差异。同时也回顾了国外文献里面关于汇率弹性指数构建的开创性研究以及对其的不断改进,也综述了国内学者运用汇率弹性指数对人民币汇率弹性的实证研究。自05年汇改之后,关于这部分的文献资料才开始增多。其次是关于汇率弹性对国内经济影响的文献回顾。2005年的汇改在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发展历程中是一次重大变革,必然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也带来深远影响,这也引起了理论界的广泛关注,这部分主要介绍了相关的研究结论。
  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历史变革,共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49至1980年间的单一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第二阶段是1981年至1993年的双轨汇率制;第三阶段是1994年至2005年的单一及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第四阶段则是2005年汇改至今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在分析人民币汇率制度沿革的基础上,说明了2005年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并且详尽分析了人民币现行汇率制度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未来趋势。笔者希望通过对汇率制度历史演变的回顾,来说明人民币汇率制度是一直向着越来越具有弹性、越来越市场化的方向发展的。
  第四部分首先参考Frankel and Wei于1994和2008年提出的方法,通过构建一个系统的框架,将人民币汇率弹性与人民币所参照的篮子货币结合在一起,在研究篮子货币权重变化的同时也考察了人民币汇率弹性的变动。另外,为了反映出人民币一直处于升值的状态以及其他相关金融因素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又引入了时间趋势变量、通货膨胀率、对外贸易差额,这样更具有现实意义。在这部分,本文采用了2001年1月至2014年12月的汇率数据、外汇储备数据、利率数据、CPI、对外贸易余额,并将外汇市场压力作为变量引入估算汇率制度弹性和篮子货币权重的计量模型中,分析了汇率改革之前、汇改之后到全球金融危机、全球金融危机中、全球金融危机后四个时期的汇率弹性与篮子货币权重的动态调整,并且从篮子货币权重变化的角度了解汇率弹性变化的原因。实证结果发现,汇改以来,除了在金融危机这样的特殊时期之外,通货膨胀率对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有显著影响,而对外贸易差额的影响则不显著。汇改之前人民币的汇率弹性很小,几乎接近于零,汇改之后,由于受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人民币汇率弹性经历了先增加后降低然后又回升的变化趋势。货币篮子中,美元的占比虽然一直都比较高,但是正处于下降的趋势,人民币与国际上其他主要货币的联系越来越多,这表明了人民币的形成越来越市场化、弹性化。
  其次在参考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汇率弹性指数对汇改前后人民币汇率弹性的变化做了稳健性检验。这部分介绍了汇率弹性指数的构成及其含义,总结了人民币汇率弹性在汇改前后的不同特点。稳健性检验的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的弹性水平较低,并证实了汇改后人民币汇率弹性的走势变化是先增加后降低再回升。
  第五部分首先总结了本文的主要结论:从汇率弹性的变化来看,汇改之后的第一阶段也就是金融危机之前,人民币的汇率弹性有了显著的提高,这表明新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正在发挥作用。但是2008年金融危机对中国汇率制度的运行造成了较大影响,盯住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形成机制又重新盯住美元。金融危机后的复苏期间,人民币汇率弹性又有所回升,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又重新启动。总的来看,所估测的人民币汇率弹性系数最高约达到0.38,还是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其次根据之前的分析,为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改革提出了相关建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健全外汇市场、逐步开放资本与金融项目、推进利率市场化以及其他的配套改革措施。
  笔者认为本文可能存在三个创新点:一是现有的文献资料在研究汇率形成方面均没有考虑到除了篮子货币之外的与金融市场相关的其他变量,而本文引入了通货膨胀率、对外贸易差额来探究其他经济因素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二是结合现有的研究,在用基于货币篮子的扩展模型估算人民币汇率弹性之后,为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又采用构建弹性指数的方法做了稳健性检验。三是样本数据比较新,时间跨度长。文章选取2001-2014年间的月度数据为样本期间,全面涵盖了汇改前、汇改之后到金融危机爆发、金融危机期间、金融危机后这四个阶段,希望通过对这四阶段的汇率弹性、汇率波动、汇率制度安排的动态调整进行研究,真实地反映人民币汇率实际运行中的动态变化。本文的研究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一是在测算篮子货币中各种主要货币的权重时,计量货币存在多种选择,人民币货币篮子中主要货币的选取也存在多种选择。但是受限于已有研究以及自身的研究水平,本文并未选择多种计量货币进行对比,模型中也并未包含所有篮子货币。二是在数据样本区间的划分上,主要是根据已有研究,以及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直接观察得来的。而不是用更为严谨的结构突变点等计量方法来划分时间段。但是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计量方法的改进、创新,能够更好地测量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弹性,认识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从而为人民币汇率制度安排的调整提供更有利的支撑,也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制度保障。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基于大数据技术下乡村旅游中的乡村文化生态品牌建设探索 摘 要:
期刊
报纸
期刊
互联网企业财务危机问题的探讨 摘 要:在最近几年中,随着我国网络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有效推动了我国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互联网企业为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实力,越来越重视企业产品、产业结构的创新。但是互联网企业在扩张发展过程中,极易出现财务危
期刊
学位
2012年5月银监会发布的《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实施意见》与2013年7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对中国银行业改革具有重大意义,尤其是对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具有重大意义。前一份文件首次在正式文件中明确肯定了民营资本参与投资商业银行的地位,后一份文件则首次在正式文件中提到了民营银行这一概念,并强调、肯定了民营资本发起设立银行的资格。  本文梳理了从20
学位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