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煤炭资源开采利用的不断深入发展,对煤层综采采煤工作面地质保障的要求越来越高,无线电波透视探测已成为综采工作面地质构造探测最普遍采用的技术手段之一。但是,许多大宽度采煤工作面,受仪器、数据采集方法、数据处理与解释等限制,无线电波透视探测成像结果常常不能满足综采工作面生产需要。因此,开展大宽度采煤工作面长偏移距无线电波透视成像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论文通过资料收集、理论公式推导、数值模拟、观测系统改进、现场试验和回采资料验证对比,对采煤工作面长偏移距无线电波透视进行了详细研究,所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以磁偶极子天线发射电磁波传播基本公式为基础,结合煤矿煤层工作面实测场强数据,推导了煤层工作面电磁波传播的场强计算公式,分析了吸收系数的变化对场强传播距离的影响,分析了煤矿工作面条件下介质吸收系数和透视工作面宽度变化时的透视理论场强曲线变化规律,为大宽度煤层工作面长偏移距探测地质异常解释提供了理论依据;2)得到了煤层工作面无线电波透视探测透视有效距离计算公式,即透视距离由无线电波透视发射初始场强强度、煤岩层电磁波吸收系数和背景场强值所确定,此公式可以用来确定特定无线电波透视仪器在不同工作频率下的工作面有效透视距离;3)提出了采用双巷实测场强数据计算初始场强值和煤层电磁波吸收系数值的方法,双巷实测场强数据(同巷近场源实测场强数据、异巷透视实测场强数据)与单巷实测场强数据计算结果对比分析,表明双巷实测场强数据计算结果更加客观、准确;4)提出了大宽度采煤工作面多工作频率法探测。通过2个或2个以上工作频率的探测,可以得出适合工作面的工作频率范围,确定最佳工作频率,并可以综合分析地质异常区的影响程度、影响范围,提高无线电波透视探测的准确度;5)提出了探测大宽度工作面的场强增量法:对各接收点背景场强值和总场强值测量,能够计算出场强增量值。工作面实际探测应用结果表明,采用场强增量法可以有效地降低背景场强的影响,能够提高对地质异常的识别能力和地质异常区圈定的准确度;6)针对工作面各发射点初始场强值变化大的问题,提出了初始场强法探测(发射机同巷接收实测场强值确定初始场强,在对面巷接收透视场强数据)。该方法采集数据反演的结果更客观地计算出煤岩层的吸收系数值,能够更加准确地进行层析成像以圈定地质异常区;7)给出了大宽度工作面长偏移距无线电波透视探测模式:首先通过理论分析与已知资料收集计算可能适宜的频率范围和探测方式,再通过多频率实际探测确定适宜的工作频率范围及最佳工作频率,最后据此结果再对类似条件的工作面开展探测,达到快速精细成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