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秦泽氏病(Tyzzers disease)是以动物为主要宿主的传染病,是由毛发状芽孢杆菌(bacillus pilifosmis)感染引起的.泰泽氏病有急性及潜伏性两种感染类型<(6)>.一般新生动物和离乳动物比较敏感,易发生急性感染而死亡,成年动物多为潜伏性,亚临床感染,动物外观健康.<(1)>当环境条件改变、运输、应激或在实验过程中使用免疫抑制剂后,常会导致该病流行.Tyzzers菌的潜伏性感染,会使实验数据严重失真,从而影响研究结果,造成时间和金钱方面的重复损失.所以国家标准中明确规定,清洁级实验动物必须排除此种病菌.Tyzzers菌为严格的细胞内寄生,无法在人工培养基上增殖,目前国内常使用的方法为实验动物活体传代.未见有人工培养成功的报道.在国内该研究首次在小鼠3T3细胞上培养小鼠Tyzzers菌(MT-3T3细胞),并成功传代.病理学检查显示:发病动物的回盲部组织Giemsa染色在黏膜上皮细胞表面和滤泡内有呈毛发状的Tyzzers菌;4.0×10<5>剂量组的肝脏,在坏死灶边缘的肝细胞胞浆内Giemsa染色、革兰氏染色、PAS染色、嗜银染色均显示有呈毛发关的Tyzzers菌.选择感染动物的肝脏,采用不同探针浓度进行原位杂交.结果显示:当探针的最小浓度为40ng/μ1时,在肝细胞的胞浆中有阳性结果.感染动物肝脏组织切片在最高剂量肝细胞的胞浆中有阳性结果.原位杂交方法能直接定位Tyzzers菌的感染位置,该研究建立的方法简单,易于操作,便于普及,尤其适于早期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