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癫痫(epilepsy,EP)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其患病率仅次于卒中。尽管多数患者口服抗癫痫药物(antiepileptic drugs,ADEs)治疗后可缓解,但仍有30%~40%的患者药物治疗无效,成为难治性癫痫(refractory epilepsy,RE),其中颞叶癫痫(temporal lobe epilepsy,TLE)是难治性癫痫中最常见的类型。大脑中的炎症介质在癫痫发生以及随之而来的合并症、癫痫的神经病理学中起着病因学作用。而活化的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s,AST)具有吞噬功能,并分泌多种参与中枢神经炎症发生的炎性因子。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CSF)能够透过血脑屏障,发挥神经保护作用。G-CSF的神经保护机制十分复杂,目前认为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主要有抗细胞凋亡、促进血管生成、抗炎及刺激神经元生成、促进内源性干细胞增殖及分化等。因此,我们从既往关于G-CSF的研究报道中做出假设:推测G-CSF可能通过信号传导途径在癫痫中发挥神经保护作用,这可能为癫痫损伤后的机制研究和治疗提供新的方向。我们将进一步研究G-CSF在癫痫小鼠海马中的表达及其对神经元和神经炎症的影响。研究方法1.小鼠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n=20),即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匹罗卡品组(P组,n=20),为腹腔注射匹罗卡品(Pilocarpine,pilo)诱导小鼠颞叶癫痫模型形成;经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干预的匹罗卡品组(P+G组,n=20),即小鼠注射匹罗卡品后,立刻皮下注射G-CSF,连续注射3天,每天1次。2.通用免疫荧光技术观察G-CSF在脑组织中的表达;3.Western-Blot检测GFAP、IL-lβ、IL-6、G-CSF的表达;4.尼氏染色观察神经元的变化;5.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脑组织中细胞的增殖情况。研究结果1.注射匹罗卡品后,有45只颜叶癫痫模型小鼠存活。皮下注射G-CSF和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后均无小鼠死亡。2.G-CSF在星形胶质细胞中表达;3.Western-Blot分析显示P组G-CSF的表达高于对照组,低于P+G组;P+G组GFAP、IL-1β、IL-6较P组明显减少;4.尼氏染色示:与对照组相比,P组神经元明显减少;P+G组尼氏小体较P组增多,且形态较P组规则;5.免疫组化示:生理盐水对照组、匹罗卡品组、P+G组三组细胞均有增生,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结论小鼠癫痫发作后海马中G-CSF表达升高,注射G-CSF可能能够改善神经元形态和数量,减少神经炎症反应,刺激海马区分泌G-CS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