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受到社会历史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同性恋群体在我国长久以来都处于被忽略的状态下。作为社会边缘群体,一些社会权利无法得到保障。同时,作为媒体报导内容长久以来的一个“禁区”,相关内容十分稀少,更谈不上任何媒介形象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中国社会结构急剧转型,同性恋不再成为一个不可谈论的话题,而同时作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存在,其带来的社会问题逐渐显露,媒体对于相关话题的探讨也开始增多。担负着环境监测、塑造大众文化等多方面功能的大众媒体,不仅是社会大众获取外部世界信息的重要渠道,同时也是讨论公共议题,塑造主流文化的领域。而网络媒体也随着其快速发展开始在人们获取信息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虽然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赋予了普通公众话语权,但由于新闻公信力等问题的存在,经过若干年的发展,大众在信息获取上仍然倾向于较具可信度的传统媒体,而对于网络媒体上的信息,通常大众更倾向于认为,较具公信力的传统媒体通过网络发布的信息更加可信,例如新华社的官方新闻网站一新华网等。因此,这两方面构成了社会大众了解同性恋群体最重要的渠道。鉴于前人已对同性恋群体在传统媒体上的媒介形象进行过研究,而对该群体通过网络媒体所反映出来的媒介形象研究则异常匮乏,同时考虑到由传统的传媒机构建立的传媒网站在公众之中具有更高的可信度,所发布的信息影响力更大,本文将对此类网络新闻对同性恋群体的媒介形象塑造进行概观和整理,对同性恋议题的新闻报导和文章进行内容分析,试图考察网络新闻对于同性恋群体媒介形象的再现方式和策略。
本文对新华网2005年至2007年三年间的同性恋群体相关新闻报导和文章进行了抽样考察研究,通过对共计249则样本进行内容分析和文本分析等,发现网络新闻在报导同性恋议题时,集中再现了这一群体的负面形象,但这一情况随着时间的跨越而得到逐步改善。共表现在四个方面:
首先,在报导数量方面,2005年以后网络新闻在同性恋议题的讨论上明显受到传统媒体的影响。由于中央电视台在2005年就这一敏感话题制作了专题节目,导致其他媒体也开始大量涉及这一话题,网络新闻对于同性恋议题的讨论也开始增多。而在时间分布上,网络新闻每年下半年对于同性恋议题的报导数量要多于上半年,笔者认为这是因为每年的世界艾滋病日都在下半年,而同性恋群体是艾滋病防治的高危群体,因此,同性恋议题此时在网络新闻中的数量会增多。
其次,在报导主题上,集中分布于艾滋病防护和违法犯罪等几个主题,在这几个主题上,新闻报导文本集中再现了同性恋群体的负面形象,例如在进行艾滋病防护类主题报导时,将同性恋群体几乎等同于艾滋病患者,而在进行违法犯罪类报导时,则刻意突出犯罪个体的同性恋者身份,而不顾该个体的同性恋者身份是否与其犯罪行为和犯罪动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同时,娱乐资讯类主题的大量出现也表现出网络媒体的娱乐特性。但通过对时间分布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样本中较晚的时间里,网络新闻对于同性恋群体的报导中,略偏正面的主题开始增多,而略偏负面的主题开始减少,这反应出网络新闻对于同性恋议题的报道态度的改变。
再次,在相关的新闻报导和文章中,报导对象周围会大量出现负面意义的词汇以及描述等,为受众展现出一种负面环境,这也反映出网络新闻对于同性恋群体的负面形象刻画和再现。
最后,本文对艾滋病传播者、有碍社会治安者、淫乱者和同性恋维权者等几种典型形象,结合相关报导和文章进行文本分析,剖析各种形象是如何通过新闻报导和文章的文本实现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