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中风两种常见中医证型(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及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与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M235T多态性的相关性,通过对AGT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在两种中医证型上的频率分布进行基础性研究,为中风的中医辩证分型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为中风证候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方法1、研究对象:为2006-2007年于湖北省中医院以及武汉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病例104例,健康对照组50例。中医诊断参照199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脑病急症协作组制定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处理建议》及《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符合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及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西医诊断参照1995年中华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各类脑血管疾病的诊断要点》,诊断为缺血性脑卒中,无意识障碍;将104例样本随机分为两组,其中A组为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56例;B组为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48例;年龄均为40~80岁。并且记录两组一般及临床资料(年龄、血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以及甘油三酯)。2、全血样本进行分离提取DNA:抽取104例中风患者及50例健康对照者的肘静脉血2ml置于抗凝管内作为实验样本,然后对样本进行分离提取DNA。3、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PCR-RFLP):对分离提取的DNA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扩增产物经1.5%琼脂糖凝胶电泳,在紫外灯下观察电泳结果。同时扩增产物进行限制性内切酶消化,酶切产物进行1.5%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结果并记录。4、数据的统计分析:记录的结果运用基因计数法计算基因频率,A、B两组与对照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比较用x~2检验,A、B两组危险因素的统计用(?)±s,组间均数比较用t检验。结果1、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经PCR扩增后产物为一条163bp的DNA片段。PCR产物经过Tth111-Ⅰ内切酶消化后最终电泳有三种结果分别为AGT基因M等位基因纯合型(235MM型)因无酶切位点,酶切后电泳显示一条163bp的条带,AGT基因T等位基因纯合型(235TT型)因在外显子2核苷酸704处T变成C,故酶切后电泳产生一条140bp的条带,AGT基因M235T杂合型(235MT型)则同时具有163bp和140bp两种条带。2、A、B两组的临床资料(年龄、性别、血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以及甘油三酯)进行统计,经t检验比较年龄、空腹血糖、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血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A、B两组与对照组进行AGT基因M235T多态性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比较,结果显示中风组(A、B两组之合计)TT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5.77 P<0.05),且T等位基因频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X~2=9.75 P<0.01);A、B两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显示B组与对照组在TT基因型频率差异上有统计学意义(X~2=5.95 P<0.05),A、B组T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均有明显差异(X~2=5.74 P<0.05;X~2=9.60 P<0.01);但是两种中风证型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别无明显统计学意义(X~2=1.56,P>0.05;X~2=1.14,P>0.05)。结论通过对10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50例健康对照者血液样本的实验室研究发现,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型的例数比较,TT型>MT型>MM型;等位基因频率T>M;AGT-TT基因型或T等位基因可能在缺血性脑卒中发生中起作用;中风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与AGT-TT基因型相关,而两种中风证型均与T等位基因相关;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与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之间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的差别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另外,对于临床资料的比较,显示两组中医证型的血压存在差异(p<0.05),说明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在血压表现上可能较其他证型有明显差异,而年龄、空腹血糖、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