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田《随笔集》的政治哲学意蕴探微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6353067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米歇尔·埃康·德·蒙田是欧洲文艺复兴后期法国最重要的一位人文主义者,以博学著称,其著作《随笔集》被誉为“十六世纪各种思潮和各种知识经过分析的总汇,有‘生活的哲学’之美称”。蒙田的《随笔集》包含丰富的内涵,人们已对其教育哲学、怀疑论、道德哲学等方面的意义进行了深入探讨。但是,关于《随笔集》的政治哲学意义,却很少引起注意。实际上,《随笔集》正是其从事政治活动后的沉思和总结,是欧洲进入基督教时期后第一部全面批判权威、坚定论证个人自主、信仰自由与宗教宽容等现代自由主义价值观的重要作品,并且无论在体裁、方法还是见解上都是特立独行的。因此,我们有必要从政治哲学的角度对《随笔集》的思想作一探讨。本文在认真阅读《随笔集》的基础上,力图对其政治哲学意蕴作出初步探索。在此基础上,把蒙田的政治哲学思想置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背景下加以考察,并旨在对他的政治哲学思想作出较为客观、全面的评价。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束语三个部分:引言部分,考察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战争对蒙田思想的影响,并得出结论,其退出公共领域并不是消极避世,而是为了思考人性,进而构思应对西方文明新状况的策略。正文部分从蒙田对心灵的诸面相及其政治意义、人的活动和公共领域的生成以及公共领域的维护三个方面的分析来探析蒙田的政治哲学思想。在蒙田关于心灵的诸面相及其政治意义的论述中,怀疑精神是其政治思想的基本色调。蒙田的怀疑主义表现为一种宽容精神。他没有寻求揭示真理的唯一确定性。在他看来,创立宗教的目的是消除人世的罪恶,真正的信仰和任何世俗事宜无关,意在表明信仰什么是公民个人的自由和权利,国家只应要求公民遵守法律,而不应对其个人观点和信念进行裁判。他认为政治活动源自人的情感,《随笔集》目的之一就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塑造其读者的情感,从而造就更宽容、更节制的现代公民。最后蒙田指出,当人在外在世界遭遇挫折,与他人沟通中断时通常都会返回内心,在沉思中寻找自我的意义。蒙田在关于人的活动和公共领域的生成的论述中,认为人的言谈和行动与政治息息相关。他非常清醒地意识到言谈对维护共同体的重要性,指出言谈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础,也是维系人类共同体的纽带。他还认为,言谈、行动相交织共同构成了公共领域,也要通过公共领域来展现。他强调美德实现的可能性,认为政治生活的目的固然在于功利和安全,但更在于美德的彰显。蒙田在关于公共领域维护的论述中,着重强调了法律对习惯的依赖关系及法律和习惯对维系公共领域稳固的重要性。蒙田一方面说法律是习俗的产物,是偏见的产物,缺乏固有的价值,另一方面又竭力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尽管法律有着这样那样的不足,他还是将法律置于人类社会交往经验的核心。缺乏信任的政治体制也能存在下去,但是信任的普遍缺失是一种不正常的状态。一个人不管如何行动,他总不能把握事情的结果,所以最好就是一直表现得光明磊落,由此也可以在人与人之间建立源初的信任。而平等的信任关系之极致就是两个人之间的友谊,友谊超越了私人和公共领域的政治区分。总之,《随笔集》虽然包罗万象,蕴含的思想庞杂,但是其包含的政治哲学思想也是清晰可见的,即政治活动充满了偶然性,命运和机遇对于政治行动意义重大。
其他文献
气候变暖和生态环境迅速恶化是当前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面临的严重危机。导致气候变暖最主要的因为就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带来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为应对气候变化,同
在中小企业的发展中,技术创新虽然是内在的推动力和源泉,但也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要想获得技术创新的成功,中小企业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和代价,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正
本文对实践生存论的研究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实践生存论的提出和确立。本部分通过对西方现代人本主义运动开显出来的生存论进行分析,并结合我国学者对马克思哲学中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