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社区非政府公共组织是介于政府组织和企业组织之间的、具有公共性和社会性特征的、为社区发展提供服务的公共组织,在城市的基层公共管理中,非政府公共组织是最具有主动性和能动性的主体。对城市社区非政府公共组织及其机制进行研究,对于推动基层民主自治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城市居民也逐步从“单位人”向“社会人”过渡,城市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给城市社区管理带来了大量问题,社区非政府公共组织在社区公共事务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著。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当前我国社区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功能未能得到有效发挥,在实际运行中也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本文从分析社区非政府公共组织及相关概念入手,从领导与沟通、社会控制到社会管理、协调与补充、自主与治理四个角度提出了构建社区非政府公共组织及其机制协调的思路。全文共有五个章节,第一章主要介绍社区非政府公共组织及其相关概念,并指出其存在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框架和方法论。第二章分析了社区公共权力及配置的原则和我国的社区公共权力配置。在此基础上,分析社区非政府公共组织及其功能。第三章从制度角度入手探讨社区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在分析社区公共利益结构、特征时,认为社区非政府公共组织具有积极的和消极的社会性,指出发展公共组织的意义在于实现社区自治。第四章旨在探讨社区非政府公共组织各主体及相互间的运行机制及其困境,试图找到各种冲突矛盾的症结所在。第五章论述了社区非政府公共组织运行的困境关键在于制度化问题,间接反映了城市社区非政府公共组织机制协调的需要,在这一章笔者提出了应建立规范和协调社区非政府公共组织的一整套机制,加强执政党的参与式管理与服务,加快政府的社区管理转型,准确定位社区民间组织,促进社区非政府公共组织的自主和自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