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使用2008年和2009年农村金融抽样调查获得的数据,研究了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上的若干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全文主要内容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对农村金融市场的结构、正规贷款和农场绩效进行了分析。本文的数据显示,农户获得的正规贷款主要用于农业生产,这符合我国当前金融政策的目标。对于得到正规贷款的农户,贷款数量基本可以满足需求。但是在正规贷款利率低于民间利率的情况下,有些农户需要正规贷款而没有得到任何贷款,处于信贷配给状态。本文进一步检验了农村正规贷款在农业绩效方面的有效性。在控制了农户获得正规贷款的内生性以后,本文发现:正规贷款对于规模较大的农场才能起到提高农场绩效的作用,对于小规模的农业生产,正规贷款的没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第二部分研究了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农村信用社的定价策略。农信社和潜在贷款农户是信息不对称的:前者并不能了解后者的能力,而后者了解自己的能力。本文的理论分析表明,在实现自身盈利和支持“三农”双重目标的约束下,农村信用社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会根据农户土地租赁的情况采取差异化的贷款定价策略。对于租入土地较多的农户发放贷款的利率较低,对于租入土地较少的农户发放贷款利率较高。本文利用信息经济学的契约理论分析了这种策略的合理性,认为土地租赁情况被用作一种信息甄别机制,农信社据此识别出高风险的农户和低风险的农户。本文的实证研究证实了贷款利率和租入土地规模的负相关关系。
第三部分研究比较了农村民间信贷市场中借贷双方的收入状况。文章发现,调查地区的民间信贷资金并不是一致地从富人流向穷人,也不是一致地从穷人流向富人,而是表现出较强的“正向分类相聚”(Positive Assortative Matching)性质:穷人把钱更多地借给了穷人,富人把钱更多地借给了富人。本文使用搜寻.匹配模型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这一现象可能的原因。虽然民间借贷多发生在亲戚朋友之间,但这不是随机地发生。市场中的参与双方相遇后,各自需要考虑的是立即达成匹配,还是继续等待下去以期下一时刻能够达成更好的匹配。在此框架下,本文从理论上证明了均衡的存在性,并使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描述了上述理论分析给出的“匹配集合”,这一集合就是借贷可能发生的区域,比较好地拟合了观察到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