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高校体育院系体操教师自我发展研究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feng1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两会期间,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记者会上提到“双一流”,跻身“双一流”,不仅需要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更需要一流的教师做基石。“十三五规划”提出:提高教育质量,提高高校教学水平和创造能力,完成这一目标的关键是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体操教师是高校体育院系教师队伍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充分认识和了解体操教师自我发展情况,对体操教师进一步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本研究主要运用文献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科研方法,对河南省高校体育院系体操教师自我发展进行相关研究,主要从体操教师对自我认知、自我行动和自我实现的维度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讨,得出以下有关河南省高校体育院系体操教师自我发展的研究结果:  1.河南省高校体育院系中有15所高校开设有体操课,共46名体操教师,男女比例不均衡,学历层次主要集中在硕士研究生层面,年龄主要集中在40-45岁,大部分体操教师还有晋升职称的空间,体操教师外语水平整体偏低。  2.体操教师对自身基本状态的认知,包括对自身健康状态、职业角色、专业能力水平和其他方面的认知情况,对这些方面的认识清晰,能够对自我的认知做出合理的定位。  3.体操教师为实现自身发展所采取的行动主要有,在自我发展过程中对人生发展和职业生涯发展都做出了相应的规划并且有具体的实施行动;在教学和科研方面有一定的行动,但具体成果表现不足,在实际行动上没有较好作为;对自我继续学习和深造大部分表现出愿意参与,同时在行动上都积极争取;都有掌握其他运动技能,根据自身情况进行不同程度的练习。  4.体操教师在实现自身价值方面表现出思想与实际相矛盾的情况,对自身需求层次定位过高,而实际所获得的各方面的成就和成果难以满足此种层次需求。  5.体操教师在自我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的发展特点,身体素质发展全面均衡;较易入门其他运动项目;常年保持竞技能力;严谨认真,规则意识强;安全意识强、心理承受和抗压能力相对较大;荣誉感表现形式不同;在自我发展过程中受以下因素的影响:体操课课时不断缩减,使教师缺乏外在发展动力;工作压力大;体操教师出现流失现象;职称评定,竞争激烈。  针对河南省高校体育院系体操教师自我发展的研究结果,提出如下建议:  1加强院校领导对体操教师发展的重视程度,有针对性的对体操教师进行培训与再教育,保证培训教育的效果和质量。  2加深河南省体操教师对教学改革的深入认识,更新教学理念,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保证教师和学生全面发展。鼓励体操教师参与各级各类学术活动,提高教师科研素养,促进教师科研水平的提高,提升科研效果和质量。  3强化河南省高校体育院系体操教师定期对自我发展状态进行审视和反思,对自身发展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并接受客观评价,深入认识自己,对自身各方面发展准确定位。  4强化体操教师自我发展动力,建立相关奖惩制度和激励机制,关怀体操教师,将体操自主发展和外部激励相结合提升体操教师的行动能力。  5高校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体操课程的重视,更新体操教学理念。适当减少体操教师其他课程课时数,增加举办各级各类体操比赛的次数,充分发挥和体现体操教师在组织管理和执裁等方面的能力,提升体操教师的存在感与存在价值。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