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玛丽·雪莱于距今200年前发表的《弗兰肯斯坦—现代的普罗米修斯》一书一经面世便广受文学批评家的关注,玛丽·雪莱因而盛名噪起,摆脱了其父母和丈夫所建树的文名。从《弗兰肯斯坦》中我们借助主人公弗兰肯斯坦对待其创造的无名男子的态度的转变,可以理解怪物的内心世界,并触及小说中所暗示的特定敌对方之间仇恨的本质,而这部小说也为进一步理解其中所潜藏的模仿性敌意提供了绝佳的文本案例。本论文从三个部分阐释了模仿性敌意的发展。第一部分是论文的引言,第二部分是论文的主干,第三部分是论文的结论。引言部分主要包括文献综述,对模仿性敌意这一概念的梳理,以及对论文结构的简述。论文主干部分用四个章节阐释了模仿性敌意的产生,发展,转化和对其的预想。第一章详述模仿性敌意产生的先决条件,其关涉三个方面,即怪物自身经由非正常之力获得的生命,其作为一名偷窥者完成的自我教育,以及怪物和他的创造者皆经历的自我流放。第二章是对模仿性敌意成熟过程的详细阐释,这一成熟历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怪物的欲求,对过去和未来的惧怕,以及对自身曾被多次抛弃的憎恶之间的转喻性关系,第二,怪物选择在弗兰肯斯坦的家乡扼死其手足这一激化的矛盾所带来的后果,第三,弗兰肯斯坦对怪物表现出的管窥视野所产生的影响。第三章的主旨是分析《弗兰肯斯坦》中模仿性敌意的转化,奇迹般感动了弗兰肯斯坦的怪物的自白,模仿性敌意自身的间歇性,以及两者之间“为敌视而敌视”的关系的形成皆是促成上述模仿性敌意转化的要素。第四章着眼于模仿性敌意转化为“为敌视而敌视”后所带来的启发,弗兰肯斯坦在妻子死后便一路追逐怪物向北前行,两人之间的敌意结构此时正是单向的直线关系,小说中这种“为敌视而敌视”的敌意实则是对间性关系的反叛,暗含着人际间关系回到霍布斯所提出的自然状态的趋势,也表明作者期待人们寻求隐蔽的上帝来平衡敌意的愿望。论文的第三部分是结论,即通过分析《弗兰肯斯坦》中模仿性敌意的发展,启发现代社会生活中人类处理人际交往关系时对敌人这一概念的全新理解和了解人在创造过程中所彰显的人之“神”性虚假的升格性以及人之“神”力真实的破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