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同与妥协——对库切《耻》的后殖民解读

来源 :内蒙古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z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是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他的代表作品《耻》自出版以来备受关注,争议不断。该小说描述了后殖民时代发生在白人身上的一系列可耻的事情以及黑人对白人的报复。曾经的白人殖民者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想要继续在南非的土地上生存就要认同自己和黑人,并且对自己和黑人都要做出妥协。学者对该小说的研究大多具体单一,很少涉及全球主题;而本文关注的不仅是南非白人的生存问题,还有人类整体的生存及发展问题。  本文作者从后殖民主义视角解读库切的《耻》:霍米·芭芭的模仿、杂糅,爱德华·赛义德的流放,以及黑格尔的主奴辨证关系都为本文提供了合理充分的理论依据。通过模仿和杂糅,从前的被殖民者度过了南非的种族隔离时期。而白人为了生存以及与黑人共存,不论在殖民时期还是后殖民时期都要运用杂糅这一策略。而模仿依旧是新时期黑人生存的手段。这两种殖民手段都不是稳固不变的,它们预示着新时期殖民者和被殖民者关系的颠覆。而对于白人来说,流放是他们失去统治和特权后必然要经历的事情。种族隔离后南非政局的变化也势必带来白人和黑人关系的变化。旧有的主奴关系遭到解构,白人为了生存就需达成妥协,而黑人不得不在殖民历史的影响下生活。《耻》深刻地揭示出模仿、杂糅、流放以及主奴关系的颠倒都是殖民主义带来的必然后果。从前的殖民者要想在没有种族隔离制度的新南非生存下去就需要放弃他们优越的白人意识形态,调整自己适应新环境。而对于整个世界来说,不同的民族和文化只有通过杂糅、妥协和协商才能和平共处,互惠互利。
其他文献
产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现代文体学,作为语言学科中最为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受到了语言学家们越来越多的重视。现代文体学与其它学科一样,在其发展的几十年中产生了众多的理论
舍伍德·安德森(1876-1941)是美国现代文学中的先驱者之一。在美国现代文学史上享有非常特殊的地位。威廉·福克纳将他奉为“我们这一代作家的父亲”,而马尔科姆·考利也称他为
本文在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之上,从中韩比较文学的角度入手,从形成原因,主题意识和创作手法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找出田汉和金佑镇两位作家作品之间的相同点,并深入分析产生这些相
威廉福克纳是美国历史上最多产的作家之一,获得了全世界的美誉。《喧哗与骚动》吸引了大批学者,引起了许多争议,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也充分反映了福克纳在写作技巧上的天赋。这
英语口语测试的主观性,决定了无论使用何种评分方式,都易受到考官的语言水平、当时的情绪及其对评分标准的理解等主观因素的影响。因此,为提高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口语评分的一
2011年,中国水电集团实现了主营业务整体上市,6家中央控股公司在境内外资本市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中国铁物、中国五矿和一汽集团完成整体改制。整体上市思路既定多年之后,取得阶段性成果。  国资委成立之初就提出的整体上市的思路,2007年才进入实际操作阶段——这一年,国资委把整体上市作为“做大做强央企”的一个战略措施,并制定了央企整体上市的初步框架。  2010年岁末,国务院国资委主任王勇在中央
视译中源语的视觉干扰会影响译员的认知负荷,而译员在视译中如何应对这种干扰一直是相关研究的重点,但大部分研究多从视译产品切入,忽视了视译过程中的认知活动。作者发现,国内外
早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西方的教育家就开始提倡把培养学习者的责任心作为最终的教育目标。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被看成是一种教育理想。这种思想渐渐地促成了自主学习概念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