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良性位置性眩晕(BPPV)为最常见的前庭周围性眩晕之一,年发病率为约64/10万,但是,由于国内对该病的认识相对于国外而言较为滞后,而眩晕患者又常常根据自己对本病的认识而分别就诊于神经内科、耳鼻咽喉科、骨科和急诊科等不同科室,病例散在,故一直未引起临床足够的重视,因此得不到正确诊断和处理。BPPV也常常被误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Meniere病、颈椎病或其他眩晕进行治疗。随着对本病认识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采用Dix-Hallpy等诱发试验来诊断,Epley、Semont或Barbecue等体位复位技术治疗并常常获得很好的治疗效果,人们对BPPV的认识越来越深刻,使得该病诊疗水平得到不断提高。目前体位复位已是治疗BPPV较为成熟的方法,其即时疗效肯定,但经体位复位治疗后的患者可遗留头昏重、恶心欲呕、心悸汗出等不同程度的植物神经功能症状,对生活及工作造成干扰,而中医药的整体调理对改善此种情况疗效肯定,但中医在这方面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旨在采用体位复位技术的基础上结合中药方法观察患者眩晕症状及植物神经功能症状改善的情况,并初步探讨其中的医病因病机。目的评价良性位置性眩晕患者接受体位复位结合中药治疗2周后的疗效,并与单纯体位复位法比较,旨在初步观察采用体位复位结合中药治疗良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对其中医病因病机加以初步探讨。方法将2008年12月至2010年3月间在广东省中医院急诊或神经科门诊纳入的良性位置性眩晕患者40例按随机单盲方法分为体位复位结合中药的治疗组和单纯体位复位的对照组,观察其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4天、3个月的眩晕及伴随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积分、发作程度及眼震疗效评价,并建立数据库,采用χ2检验、t检验方法分析统计数据。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眩晕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发作程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14天眼震症状比较,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眼震症状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体位复位结合中药治疗组疗效优于单纯体位复位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