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矛盾频发期。作为地方政府来讲,如何应对这艰巨而复杂的挑战将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重大课题。本论文通过研究我国地方政府行政模式转型,明确提出当前地方政府强制行政的转变方向——服务行政,从而为地方政府改革指明转型方向和提供合理建议。本论文在研究过程中主要综合运用了历史分析法、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文献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强制行政是建立在公权力基础上,以法律权威作为后盾,具有显性强制力的政府行政模式。目前我国地方政府的行政模式仍以强制行政为主导,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地方政府模式转变、积极探索怎么样由强制行政转向服务行政已经成为学界探讨的焦点和热点。从新中国建立之初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这个时期是我国地方政府强制行政模式的形成与强化的阶段,主要体现在以强制性管制为主要管理手段,频繁使用以阶级斗争为主要形式的政治运动反复进行和以主观决策为主要资源配置方式资源严重浪费等三个方面,这一阶段主要影响体现在地方政府强制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社会问题丛生。1978年至今,地方政府强制行政模式虽有所改变,但通过研究分析和问卷调查发现该模式仍居主导地位,地方政府采用强制行政手段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和处处直接干预经济建设,带来了诸如恶化政府与人民关系、影响社会稳定、地方政府形象受到严重损害和干扰经济的健康发展等一系列不良影响。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积极探索政府管理的创新,而服务行政的提出为地方政府转型指明了方向。相对于强制行政而言,服务行政更多地强调民意、关注民生,积极有效地顺应公众的需求,竭力维护公众的利益,并在重大项目中对公众负责。同时,服务行政通过相互协商的形式实现了政府和公众的互动和双方信息的双向对称交流,从而带来政府行政效率的极大提高。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已经开始对服务行政进行了实践探索,包括“一站式”服务运行机制、公民听证会制度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等,在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都产生了广泛的积极影响,取得了初步成效。服务行政作为新的一轮地方政府行政模式改革的起点,向我们展示了机遇,同时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实现由强制行政向服务行政的转变还有不少制约因素,这其中主要包括传统“官—民”文化与公众民主意识相对立、旧的体制惯性与新的运行机制相矛盾、政府行政方式滞后与时代要求相脱节以及政府与公众的沟通、互动明显不足。为了实现地方政府从强制行政向服务行政的成功转型,必须首先改变传统行政文化,着力培育与服务行政相适应的职业理念;其次转变地方政府职能,不断优化地方政府社会发展环境;然后创新行政管理方式,着力提高地方政府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最后要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大力推进地方政府与公众的沟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