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的阶级理论是个完整而严密的科学体系。马克思明确表达过,阶级的结构是随着生产发展阶段的具体情况而定。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是一个客观存在,有阶级存在,就有阶级斗争,阶级理论正是随着斗争实践的不断发展需要而产生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历史发展的不争事实是社会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了一定阶段,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了某些调整。工人阶级的数量、劳动方式、素质教育等层面出现了巨大的改变,西方社会或者把工人阶级上升到中产阶级,结构上变得越来越复杂化。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后马克思主义学者,以拉克劳和墨菲为代表,认为作为一个有组织力量的工人阶级已不复存在。他们努力寻找一种适应晚期资本主义发展状况的革命形式。他们从马克思的阶级政治回到了身份政治,提倡“话语理论”微观政治革命。本文的主要工作是基于从马克思“阶级政治”到拉克劳和墨菲的“话语政治”理论演变的历史背景,它试图从多个角度解释马克思的“阶级政治”以及拉克劳和墨菲的“话语理论”。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主要体现了马克思“阶级政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到“真正共同体”运行方式的高级阶段的逻辑建构过程。本部分的主要内容讨论了,只要工人阶级是在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基础上运作的,他们就不能摆脱物的统治,也就无法顾及人自身的发展。只有废除资产阶级的私有制,恢复人的实践在对象性的活动中的能动作用,才能不断地体现人的全面性,最终达到人与共同体的互建互构。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在西方左翼运动的十字路口,拉克劳、墨菲敢于提出他们的激进民主政治理论,倡导从“阶级政治”到“话语政治”,质言之,是对传统马克思主义“本质主义”的解构,然后建构以“话语”为哲学基础的激进多元民主的斗争策略。第三部分从政治主体、政治目标、政治方案、政治观念四个角度研究拉克劳和墨菲的话语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变化和新形式的发展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实际上,拉克劳和墨菲提出的“话语政治”理论具有保守性。必须始终以马克思主义当代性价值为指导,准确把握后马克思主义的新观点、新方法和新结论。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主要体现了马克思“阶级政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到“真正共同体”运行方式的高级阶段的逻辑建构过程。本部分的主要内容讨论了,只要工人阶级是在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基础上运作的,他们就不能摆脱物的统治,也就无法顾及人自身的发展。只有废除资产阶级的私有制,恢复人的实践在对象性的活动中的能动作用,才能不断地体现人的全面性,最终达到人与共同体的互建互构。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在西方左翼运动的十字路口,拉克劳、墨菲敢于提出他们的激进民主政治理论,倡导从“阶级政治”到“话语政治”,质言之,是对传统马克思主义“本质主义”的解构,然后建构以“话语”为哲学基础的激进多元民主的斗争策略。第三部分从政治主体、政治目标、政治方案、政治观念四个角度研究拉克劳和墨菲的话语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变化和新形式的发展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实际上,拉克劳和墨菲提出的“话语政治”理论具有保守性。必须始终以马克思主义当代性价值为指导,准确把握后马克思主义的新观点、新方法和新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