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臂丛根性撕脱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行为学观察和脊髓层面C-FOS,IBA-1,GFAP表达变化的实验研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3c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臂丛根性撕脱伤后大鼠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模型,运用机械诱发痛和热诱发痛在行为学层面上评估痛阈的变化,筛选出现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模型,后在脊髓颈膨大层面运用C-FOS、GFAP、IBA-1染色观察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相关的即刻反应基因、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的变化情况,为临床进一步干预并治疗这种疼痛提供依据。   方法:建立SD大鼠后路全臂丛撕脱模型共56只(分7组:实验组6组及对照组一组,每组8只),实验组分为术后1天,4天,7天,14天、21天、28天观察组。术后1天,4天,7天,14天、21天、28天时采用Von-FreyFilament观测各组大鼠双侧后肢的机械诱发痛,用热诱发痛刺激器观测热诱发痛。于各时间点取材,行脊髓颈膨大切片,C-FOS蛋白DAB染色,GFAP、IBA-1免疫荧光染色,SPSS15.0软件行统计分析。   结果:1.一般情况:所有实验组大鼠均手术成功取材顺利,无一只死亡。   2.行为学观测结果实验组大鼠在术后1天时即出现双侧后肢机械痛阈的下降,后即趋于稳定,痛阈下降的现象长期存在。热诱发痛的结果显示术后大鼠双侧后肢的热痛阈未出现明显的下降。   3.C-Fos蛋白染色结果显示:左全臂丛撕脱后大鼠颈段脊髓患侧背角C-FOS表达在1天时就明显增强,随后在4天时持续增强,7天使开始下降,直到28天时仍旧有表达,与健侧背角和正常组同侧背角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星形胶质细胞GFAP染色结果显示左侧全臂丛撕脱后大鼠颈段脊髓患侧背角GFAP表达在术后1天时出现增强,4天时明显增强,直至术后28天时脊髓患侧背角GFAP表达与健侧背角和正常组同侧背角的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   5.小胶质细胞IBA-1染色结果显示侧全臂丛撕脱后大鼠颈段脊髓双侧背角IBA-1表达在1天时出现增强,之后表现为持续的增强,与正常组同侧背角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1.一侧全臂丛撕脱后大鼠双侧下肢出现的机械诱发痛痛阈下降的现象,与臂丛撕脱是有相关性的,可以用来作为评估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指标。证实后路单侧全臂丛撕脱的大鼠是研究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可行的模型。   2.C-Fos蛋白初期在左侧全臂丛撕脱的大鼠患侧脊髓背角的表达增强与撕脱暴力损伤相关,随后持续表达可能与慢性疼痛有关。   3.脊髓胶质细胞激活与痛觉敏化相关能够引起痛觉敏化的因素也可激活脊髓星形胶质细胞,GFAP作为星形胶质细胞活性状态的标志,在左侧全臂丛撕脱的大鼠患侧脊髓背角表达自术后开始即出现的增强与慢性疼痛有关   4.Iba-1是小胶质细胞的标志,小胶质细胞的增多可能与神经病理性疼痛有关联,出现双侧增强的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目的:在活体动物模型上,研究果酸治疗中波紫外线(UVB)诱导黄褐斑鼠模型的疗效,并探讨果酸治疗对模型鼠生化指标、皮肤组织病理学的影响,试图为果酸治疗黄褐斑提供实验理论机制。方法:随机选取30只健康雌性豚鼠,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正常组6只,模型组24只。参照国内外文献的方法,建立豚鼠黄褐斑动物模型。建模完成后,挑选正常组和造模组各6只豚鼠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检测及皮肤病
Xu Hongfei: Search for Unusual Beauty of“Plump Women”  by Mu Wen  Xu hongfei, who believed that “art is sportful”,created a new group of works, which were of his famous sculpture, “plump women”. For a
目的: 探讨己酮可可碱(Pentoxifylline, PTX)对腹腔感染致脓毒症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 ALI)发挥保护作用的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κB,NF-κB)上游信号机制。   方
目的:本次课题研究基于脊神经节脉冲射频术,拟比较脊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臭氧与单纯脊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探讨这一
目的: 观察内毒素(LPS)和地塞米松(DEX)对大鼠肺泡巨噬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探讨肺泡巨噬细胞与炎症的关系。   方法: 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法分离培养大鼠肺泡巨噬细胞,设正常
目的: 观察吸入麻醉药异氟烷对新生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及与γ-氨基丁酸A受体(GABAAR)的关系,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参考。   方法: 将84只7d新生雄性SD(P7SD)大鼠随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