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产建设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大量开挖地表,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对生产建设项目扰动区进行监测,可为相关执法部门对违法违规的生产建设项目进行监督执法提供决策依据。传统的监测方法主要是依靠执法人员进行实地调查,对生产建设项目的监管具有周期性长、时效性差等缺点。尤其是在高寒山区,实地调查的难度远大于其他地区,难以实现对生产建设项目的有效监管。而遥感技术具有监测范围广、获取资料的速度快、周期性短等优势,可以弥补传统方法的不足。本文以位于墨竹工卡县扰动范围较广的驱龙铜矿和甲玛铜矿所在区域作为试验区,采用高分一号卫星影像,使用面向对象的分类后监测法和分类前监测方法实现对扰动区的动态监测。本文进行的主要研究工作有以下几个部分:(1)针对生产建设项目扰动区与研究区内自然裸地难以区分的问题,本文通过选取相应的样本点对纹理、光谱等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为选择适当的特征组合进行地物类型的区分提供依据。(2)为实现对扰动区的提取,本文在对各地物类型进行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采用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选取包括光谱、纹理、形状、地形因子等特征建立相应的分类规则进行扰动区的提取。使用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对扰动区的提取精度达到83%以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3)对扰动区的监测,本文采用了基于对象的亮度差值法、变化矢量分析法、融合多特征变化检测法和分类后比较法进行试验。重点分析了三种分类前变化检测方法对变化信息检测的效果,其中亮度差值法与融合多特征变化检测法对变化扰动区的发现效果较好,但亮度差值法的错检率较高,融合多特征法对扰动区的变化检测总体精度最高。最后对融合多特征变化检测方法获得的扰动区变化信息,使用规则分类的方法获得变化信息的地物类型,实现对扰动区的动态监测。(4)为比较分类前和分类后两种监测方法的监测效果,本文将两种方法获得的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融合多特征的变化检测方法获得的各地物类型的转化情况较接近真实值,但是由于存在错检和漏检情况,对新增扰动区的总体监测效果不是很好。而分类后比较法由于分类误差的传递,导致各地物类型变化信息的夸大,但是总体新增扰动区的面积与实际相近。(5)将面向对象分类法和变化检测方法应用于对墨竹工卡县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管工作中,结合一定的人工修正,实现了对2014年和2016年生产建设项目扰动区的监测,为生产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监管提供数据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