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职高专院校主要是为国家、社会培养技术型人才的学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者和大学生日常生活的管理者,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促进校园和谐稳定方面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因此,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当代优秀大学生的培育和高校今后的发展,近年来,国内外环境的变化、高等教育的改革、互联网的普及以及大学生群体出现的新特点,给高校辅导员建设增添了新要求、新任务,由于高职高专对人才的培养更注重其与社会需求的相适应性。因此,加强和推进高职高专院校的辅导员职业化能力建设,既是高职高专培养优秀大学生的要求,也是时代的选择。 本论文从当前高职高专院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的现状出发,以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为依托,在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的标准指导下,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路径,利用调查问卷的方式,从主体因素、客体因素、体制因素等角度具体分析当前各高职高专院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如:职业角色定位不清、职业认同感低不高、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自身建设动力不足等方面问题,有针对性地从高职高专辅导员自身建设、以人为本的职业能力建设的理念创新、准入机制、职后培训、工作经验积累、完善职责制度与管理体系制度、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保障机制和考评机制等若干方面深入剖析,在现行教育体制下,探讨符合高职高专院校特点的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的对策。 总之,加强高职高专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提高辅导员专业素质和职业素质是做好学生工作、培养高素质大学生的有效途径和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