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经皮椎体成形术是一种经皮通过向椎体内注入骨水泥以达到增加椎体强度和稳定性、局部高温杀死肿瘤细胞、缓解疼痛、甚至部分恢复椎体高度为目的的一种微创外科技术[1],现在已经成熟运用在脊柱压缩性骨折、椎体溶骨性破坏等疾病治疗中。骨水泥主要成分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最早使用可追溯到1979年Charnley将骨水泥运用到固定矫形移植中,之后的发展逐渐成熟,成功运用到关节置换、骨缺损、骨折粘合固定治疗方面[2]。由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料在由黏合剂逐渐固体化的过程中可以局部释放出高温,产生局部杀伤作用,此作用正是我们将其运用到成骨性椎体中的理论基础。脊柱转移瘤是一种常见的临床肿瘤类型,脊柱为癌细胞常见的转移部位,常见的原发肿瘤有肺癌、乳腺癌、肾癌、前列腺癌及甲状腺癌[3]。因为原发肿瘤性质的不同,转移至脊柱椎体后可以形成不同的病理变化,可分为成骨性转移(1.6%)、溶骨性转移(78.3%)和混合骨转移(20.1%)[4]。针对脊柱转移瘤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化疗以及多种方法结合在一起的综合性治疗[5]。脊柱转移瘤的治疗理念在过去的几年里已经发生了很大进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6]:首先,对于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应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可以通过定向系统精准打击肿瘤细胞,邻近的正常组织细胞可以免受射线的杀害,并且研究证明,局部瘤体经过放射治疗后可以得到持久的控制;其次,普遍认为手术仍然具有明显的疗效,但是不同于之前的一点是,手术方式、适应症变得保守了很多,传统开放性手术逐渐走向微创治疗;第三点,靶向药物的运用给患者带来了胜利的曙光,几个疗程过后,瘤体变小了、症状减轻了,甚至可以作为术前准备的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可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低术后肿瘤的复发率。目前,临床中经常遇到成骨性脊柱转移的患者,大多数的脊柱成骨性病变来源于前列腺癌,前列腺癌是男性癌症患者常见的恶性肿瘤,全世界范围内仅次于肺癌[7]。对于成骨性转移病变,运用经皮椎体成形术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注入到病椎腔内的方法无疑是一次治疗史中的进步,目前已经有少部分临床研究证实该方法的有效性[8],但是注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后引起椎体腔内压力增高所带来的术后骨水泥渗漏的风险,仍然为众多临床一线工作者面前的拦路虎,甚至部分学者认为这种手术方式不安全[9]。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骨水泥注入成骨性病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现实需要和理论意义。目的:骨水泥治疗椎体成骨性转移的安全性一直存在争议,针对这种相互对立的观点,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本科室前列腺癌脊柱转移的患者,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证实骨水泥注入成骨性病椎中的治疗方式可以作为一种临床常规治疗方法,为医务工作者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2019年5月本科室收纳的36名前列腺癌脊柱转移患者,8名仅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28名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药物治疗的患者为实验组。年龄在65—84岁,平均年龄(72.5±4.7)岁,所有患者随访时间至少3个月。通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体力状况卡氏评分(KPS)、功能障碍评分(ODI)的变化情况,癌症三阶梯止痛药用量,卧床时间,有效率/无效率,以及骨水泥注入量及分布情况来评价经皮椎体成形术的临床疗效。统计学数据采用SPSS22.0计算,数值采用平均数±标准差((?))来表示,术前术后相关数值变化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统计学方法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照组:疼痛VAS、KPS、ODI基线评分和每次随访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止痛药用量平均(189.53±74.62)mg/d,卧床时间平均(12.96±0.85)d;实验组:骨水泥用量1.5-4ml,平均(2.31±0.73)ml,骨水泥填充情况良好,均无渗漏,VAS评分由术前至术后1天、1个月、3个月,由(8.62±0.53)分别明显降至(3.52±1.31)分、(2.52±0.91)分、(2.14±0.63)分,(P<0.05),术后ODI和KPS基线评分和每次随访的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止痛药用量由术前平均(186.74±54.30)mg/d 明显降至术后平均(61.72±31.54)mg/d,术后卧床时间平均(2.61±0.53)d,实验组术后止痛药用量及卧床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效率远大于无效率。结论:对于脊柱成骨性转移瘤的患者,骨水泥填充可以快速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缩短卧床时间,可作为有效、安全的微创治疗术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