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PC的质量控制系统研究及在Ⅰ公司的应用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1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国际贸易日趋频繁,竞争的日趋激烈,在外部环境渐渐的标准化及全球化,内部质量的控制及保证变成各企业所竞相努力的方向,内部不良的质量成本直接决定了最终产品的价格竞争力,客户处的质量表现则决定了后续业务的获取。而制造过程为产品质量保证的重要环节,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最终的产品质量。为了预防制造过程中批量质量问题的发生,提前发现制造过程中的变差,统计过程控制(SPC)应运而生。本文就是基于SPC的理论对质量过程控制系统进行研究,如何真正能让SPC在企业中发挥作用,确保制造过程中的质量状态处于受控状态,并及时正确的进行反馈。本文通过如下几方面进行主要的研究:1)本文首先调研了目前国内外的现状及趋势,介绍了SPC的基本概念及理论,目前SPC在企业的使用现状。提出基于统计过程控制理论对质量过程控制系统进行研究的思路。2)研究分析了目前I公司的质量状况,SPC的使用现状及所存在的不足。据此,对质量控制系统进行了总体的设计策划及硬件要求配置的实现。3)通过对在I公司内实施质量控制系统后的效果跟踪,对于产品质量,生产过程能力,公司员工的解决问题能力,甚至供应商的质量水平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4)总结了整个系统实施的成果,作者并分享了系统实施过程中的心得供参考。同时也总结了本文整个研究过程中的不足及后续需要继续加强的方面。
其他文献
磁悬浮轴承位置控制系统中,因使用的电涡流位移传感器存在较大的温度漂移而导致位置控制精度不够高。为解决此问题,设计了一种位移差动检测与控制电路,用差动测量的方法减小温漂和其他干扰的影响。实验表明,与用单一位移传感器直接测量的方式相比,此法能较好地提高磁悬浮轴承位置控制精度。
从2005年开始在涟水县公兴河沿线近2000×667m^2(亩)水域进行河道龙虾河蟹生态增养殖试验,连续3年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根据2004年7月~2006年3月间对长江江苏段靖江江段渔获中中华绒螯蟹的比例分析,结果显示:江段中中华绒螯蟹在渔获中比例的数量峰值主要集中在上半年度,以3月份为最高,达到渔获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