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地书》是鲁迅、许广平通信集,共分三集。时间从1925年3月至1929年6月,地点由北京到厦门——广州到北平——上海,共135封。1932年8月,鲁迅、许广平二人在着手整理、编排这些信件时,曾对原信进行了筛选,并作了一些增删、修改,重新抄写并拟《序言》后,起名《两地书》。于1933年4月由上海北新书局用“青光书局”之名初次出版发行。《两地书》是《鲁迅全集》中一个较特殊的角色——通讯体裁,它不仅仅对研究鲁迅的思想发展、革命实践和创作活动等提供了第一手的材料,它和鲁迅的小说、诗歌、散文、杂文等都一样,是鲁迅文学宝库中灿烂的艺术明珠,它本身就有着研究价值,巨大的生活容量、思想容量和感情容量充斥其中。走入《两地书》,探寻鲁迅丰富的感情、深刻的思想,看到真的、活的鲁迅。目前,虽然学术界关于鲁迅的研究专著或论文已经汗牛充栋,或者说对《两地书》的研究也已经有了相当份量的成果,但站在新世纪的立场,用新思维对《两地书》中所体现出来情感世界、生命真谛的探究,并考查这一些的现代意义,还是少之的。本论文以开放的研究思路对鲁迅《两地书》进行了重新的定位和思考。论文虽然着力研究《两地书》的内容,但并没有框定在简单的陈述中,也并没有停留在独立的评论里,重点是在深入理解鲁迅和文本的基础上,结合鲁迅生平、回忆录、著作等有关资料,通过综合研究,以《两地书》为窗口领略鲁迅的婚恋心理、情感世界、生命智慧、思想海洋。角度多样、别致,运用专题分析与精华解剖的方法,探索鲁迅生动丰富的精神世界、鲜明独特的思维逻辑。本论文力图宏观地把握史实,立足当下,运用现代思维方式和视角,尝试打破鲁迅研究、《两地书》研究等旧有的论文之固定模式和僵持观念,用细腻的、主观占主导的方式进行阐述,为鲁迅研究增添新的气息。本文还力求加入更多的感性因子,走进体现平凡鲁迅的《两地书》,走进生活中的鲁迅,探究鲁迅更细致入微的情感和心灵,寻找鲁迅与当代时下的契合点,和鲁迅的当代意义,让更多的普通读者读懂鲁迅,并引导读者走进一个真实可爱的“大写的人”的天地。鲁迅极为珍视《两地书》这一部集子,对它有着“特别”和“可爱”的感情。《两地书》是与鲁迅其他著作并驾齐驱的卓著,是书信体文学的典范之作,更是一代青年的人生教科书。读它,丰富思想;品它,醇化心灵。本论文在前期阶段有单片已经发表,后结集成书,于2010年11月由中国窗口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