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设施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一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世界银行的研究表明,基础设施和经济增长有很强的相关性,基础设施每增长1﹪,国内生产总值就增长1﹪[15]。可见,基础设施在现代综合国力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基础的发展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综合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都是以政府为主导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在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如下放审批权限、简化审批手续、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多样化等等,有力的促进了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但是,作为计划体制烙印最深的行业,基础设施投融资的传统的计划模式还没有从根本上打破,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融资及运营体制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尤其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预算内投资难以承受基础设施投资的更大压力,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资金缺口不断增大。另一方面,民营经济对基础设施的投资有着强烈的愿望,而且民营经济的迅速发展也为其参与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奠定了物质和技术基础。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调动社会资源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政府主导下社会资金的广泛参与,从而改变单纯依靠财政的单一投融资模式,就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于是,公共部门通过与私人部门建立伙伴关系对基础设施进行融资与管理的PPP模式应运而生。
近年来,PPP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解决基础设施领域财政资金紧缺问题、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效率的最为流行和有效的方式之一。但我们也应看到,虽然PPP模式在国外己经有了广泛的应用,它在我国才刚刚起步。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发展中国家,如何把PPP模式应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还缺乏相关的研究。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本文对于PPP模式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对国内外研究状况进行简单的总结,并提出本文的研究内容。
其次,对PPP模式的定义进行比较研究,归纳总结基础设施领域运用较多的几种PPP模式的具体形式及特点,并对PPP项目的基本组织结构以及运作程序进行比较详细的阐述。
第三,PPP项目的收益补偿是关系项目成败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本章站在政府的立场上对收益补偿的两个主要途径做了重点研究,包括在PPP模式中如何进行定价,如何进行补贴等。
第四,近十几年来,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都争相尝试将PPP的各种形式应用于本国或区域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各国的具体应用中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本章即对PPP模式的国际经验进行一个总结、介绍。
第五,本章首先介绍了利用PPP模式构建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多元化体系,解决建设资金短缺问题的理论基础;其次考察了我国基础设施投融资及民营经济发展的状况,为PPP模式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
第六,本章在上一章的基础上,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项目作为案例,从项目运作过程、项目的收益补偿机制、项目实施的意义等方面进行广泛深入调研。文章最后,在前面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运用PPP模式进行了展望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