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亚伯拉罕·马斯洛是美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和比较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发起人。1943年,他在《人类激励理论》一文中提出了“基本需求层次理论”,他后来将这一理论归纳为他的动机理论。马斯洛动机理论自其诞生之日起,就被国内外学者应用于心理学、行为学、教育学、管理学和经济学等领域的研究。然而,有极少学者将其应用于文学领域的研究。犹太人作为历史中的边缘人,受尽凌辱,漂泊无依了几千年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国内外对犹太人的研究多集中于民族、种族和宗教等方面,极少学者将文学和心理学领域联系起来,对文学中的犹太人形象进行分析。而除了民族、宗教等外因的影响,犹太人的心理等内因对其行为的产生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是为其平反的一个关键点。本文分为五个部分,将马斯洛动机理论应用于文学作品《威尼斯商人》和《艾凡赫》中犹太人形象的研究。结合这两部作品所描述的时代大背景,通过分析夏洛克和杰西卡、艾萨克和瑞贝卡这两对犹太父女的各层需要的缺失和满足,找到其在外部环境相似的条件下发出不同行为及有着不同命运的原因。通过对文本进行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纵然外因是条件,内因是主导,但当环境的作用大于人的需求时,外因则成为导致人心理“病态”的主要原因。除非人的内心意志大于外部环境的压迫,人才能克服外因的负面影响坚定于自己的内心。而人的内心意志的获得又是通过早期基本需要的满足程度决定的。可见,我们应一视同仁地对待内因和外因的影响,它们对人物的行为和命运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内外因的共同影响下,文本中的四个犹太形象所发出的行为都有其自身的合理性,曾经被妖魔化的形象其实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另外,本文还验证了马斯洛动机理论应用于文学作品中犹太人形象研究的可行性,让读者对这几个文学形象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在跨学科研究成为学术研究新动向的今天,应有更多的学者对文学作品进行更新更全面的解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文学史上的经典,向后世传播文学经典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