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赤霉病(FHB)是由禾谷镰刀菌引起的对小麦生产具有毁灭性的严重病害,造成小麦产量下降,品质劣化,威胁粮食安全。解决小麦赤霉病问题最简便安全又经济有效的方法是培育和种植抗赤霉病品种。苏麦3号是当前抗性最好的种质资源,但其在株型、叶相、穗型及籽粒等性状方面与黄淮麦区品种性状差距较大,育种利用难度大、累赘性状多。在黄淮麦区育种研究中迫切需要发掘新的赤霉病抗源材料。本研究利用以CIMMYT(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人工合成的抗赤霉病材料CM27和国内品种周麦22为亲本构建的F2:3群体和423份国内外小麦品种(系),进行赤霉病人工接种和田间自然抗性鉴定,结合SSR分子鉴定和农艺分析,选择培育具有较好的赤霉病抗性且农艺性状优良的育种资源材料。主要结论如下:1.赤霉病抗性接种鉴定结果显示:亲本CM27中感赤霉病(CM27连续多年在赤霉病重发区自然鉴定发病很轻,属于中抗类型),周麦22高感赤霉病。F2:3群体中没有对赤霉病免疫的材料,不同株系间感病程度存在较大差异。抗性达中感以上的有32个材料,其中,S52、S114和S178达到中抗水平,病情指数分别为22.2,22.5和22.5。2.对F2:3群体的病小穗率与农艺性状进行分析发现:病小穗率与穗长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株高呈负相关,与开花期呈正相关。后代株高和穗下颈长变异较大,变异幅度分别是70cm132cm和8.2718.50cm。周麦22抽穗期和开花期比CM27晚7天左右,后代的变异幅度为10天左右。初步筛选出早熟抗病材料32份,其中农艺性状接近周麦22材料有17份,分别是S4、S10、S14、S15、S17、S19、S33、S35、S37、S60、S66、S81、S108、S114、S122、S178和S199。3.对亲本CM27和周麦22以及其F2:3群体进行与Fhb1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Xgwm 493和Xgwm 533检测,结果发现:CM27携带Fhb1基因,周麦22未携带Fhb1基因。在200份群体后代中仅发现4份小麦材料携带Fhb1基因,分别是S52、S114、S135和S162,且分子标记检测结果与田间赤霉病抗性表现的符合率较低,说明该群体中赤霉病抗性可能不是来自Fhb1。Fhb1基因目前的分子标记可靠性还不高,推测CM27可能含有不同于Fhb1的抗赤霉病基因。4.对423份国内外小麦品种(系)中79份黄淮区试冬小麦进行赤霉病抗性接种鉴定,发现该批区试材料赤霉病抗性普遍较差,绝大多数材料易感赤霉病,中感以上的品种(系)有29个,其中郑麦136、圣麦101、涡麦1212、驻麦305和西农501达到中抗水平,可用于育种研究。区试小麦品种(系)株高普遍较矮,经分子标记检测,发现大部分区试材料缺乏抗病基因,预估在未来的生产中,抗赤霉病品种仍然缺乏。其余344份国内外小麦品种(系)经杨凌多年田间自然鉴定,未发现有赤霉病的发生。5.对423份小麦品种(系)进行分子标记检测,发现供试材料中绝大多数缺乏抗病基因,仅有38份小麦品种(系)携带Fhb1基因,包括9份区试材料,其中郑麦136中抗赤霉病,西农511、平安0518和丰德存麦16号中感赤霉病,中农麦4007、紫麦19、郑麦132、漯麦26和万丰269高感赤霉病。经PFT-CAPS和HIS-InDel特异性标记检测,发现仅有6份PFT-Ⅰ和HIS-Ⅰ单倍体型小麦品种(系),分别是宁麦9号,宁麦13号,川麦107,Salmone,Norin 61和Kanto。综上共筛选出58份小麦品种(系)进行系谱分析,发现现有品种(系)中抗赤霉病品种极少,且抗源单一。筛选出的品种(系)可做进一步赤霉病抗性鉴定,为选育优质抗赤霉病育种亲本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