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降水和气温日变化的区域性差异及其成因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2641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地形复杂,西、北和东北部群山环绕,东南部为高度城市化的平原地区。为了分析北京不同区域降水和气温变化特征的差异,本文首先根据北京的地理特征以及夏季降水量的年变化特征将北京划分为城区、郊区、南部山区和北部山区;其次,研究了四个区域降水和气温的日变化、年际变化,以及夏季降水特征的区域性差异,并结合区域之间下垫面的热力差异和地形高度差异引起的局地环流,分析了造成降水日变化区域性差异的可能原因,并探讨了北京市观象台降水和气温资料对各个区域的代表性;最后,利用中尺度模式WRF耦合单层冠层模式(SL-UCM)分别研究了北京城市下垫面和地形作用对各个区域降水和气温日变化的影响,并结合环流场和水汽输送的变化探讨了影响降水日变化的物理机制。   全文研究结果如下:   (1)从2004-2007年6-8月的平均降水日变化来看,北京城区和北部山区只有傍晚一个降水量峰值,分别高于各自区域目平均降水量的80%和121%;而郊区在傍晚和清晨有两个降水量峰值,分别高于其日平均降水量的76%和29%;南部山区也在午后和夜间分别出现降水量的第一和第二峰值。城区和郊区的降水量最小值出现在上午11时,而山区比城区和郊区早1-2小时。四个区域的降水强度日变化对降水量日变化的解释方差达到65.5-79.6%,远大于降水频率对降水量的解释方差(11.8-64.1%)。城区的降水频率在全天几乎都是最低的,而山区的降水频率在白天都较高。   (2)关于降水日变化存在区域性差异的可能原因,研究表明,与局地环流场相联系的散度场与北京不同区域降水日变化密切相关。该局地环流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于北京不同区域之间热力差异的日变化,另一方面则是北京山区地形的分布造成的山谷风环流所致。因此,以上二者的共同作用可能是导致北京降水日变化存在区域性差异的重要原因。   (3)1978-2010年北京降水量的长期变化特征表明,虽然各个区域的降水量都呈减少趋势,但只有郊区降水量的减少趋势(47mm/10yr)显著。郊区的多年平均降水量最多(620mm),北部山区最少(476mm)。城区与南部山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和夏季降水特征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但二者与郊区和北部山区有显著差异。此外,北京市观象台的降水资料对城区和南部山区的代表性最优。   (4)四个区域的表面气温在变化趋势、年际变化、季节变化以及日变化特征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城区年平均气温最高,北部山区最低;城区与郊区、城区与北部山区气温的差异在冬季最大,夏季最小,城区与南部山区气温的差异在夏季最大,春季最小;城区气温在春、夏、秋、冬季的日较差都最小,而南部山区最大。1990-2007年四个区域都呈显著的增温趋势,其中城区增温率最高(0.55℃/10yr),而郊区增温率最低(0.25℃/10yr)。此外,北京市观象台的气温资料对城区的代表性最优。   (5)WRF/SL-UCM的模拟结果表明,城市下垫面对城区、郊区以及北部山区晚上的降水量和降水频率分别增加3.3-33.4%和5.9-16.4%,而对城区和郊区清晨的降水量分别减少6.1-48.4%和43.7-87.1%,对城区、郊区以及北部山区清晨的降水频率减少5.1-13.9%。其原因可能是:在午后至晚上,城市作用增强了城区、郊区以及北部山区900hPa以下自南向北的暖湿气流输送,有利于降水的发生和增强;而在清晨时段,城市作用在城区产生了自北向南的干冷气流输送,同时也大大减弱了对郊区和北部山区来自南方的水汽输送,不利于降水的产生。城市作用对南部山区全天的水汽输送影响表现为以辐散为主,对降水有减少作用。   (6)北京山区地形与四个区域午后至晚上的降水量和降水频率峰值有密切联系,山区地形对各个区域午后至傍晚的降水量和降水频率峰值分别增加17.4-52.7%和4_30%,而对夜间、凌晨及上午的降水量和降水频率有明显的减少作用。其可能成因包括:当地形高度降低以后,由山区地形引起的山风被大大削弱甚至消除,午后至晚上的水汽输送状况不利于各个区域的水汽聚集,从而减少降水;而在夜间、凌晨和上午时段有较强的自南向北的暖湿气流输送,利于各个区域降水的发生和增强。
其他文献
太阳能作为一种分布广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绿色无污染清洁能源已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选能源。近年来世界各国纷纷加大对太阳能技术的研究,太阳能应用展现了较好的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能源消耗和机动车保有量持续激增,空气质量持续恶化,京津冀空气污染十分严重,表现为大气细颗粒物(PM2.5)浓度居高不下,区域重
研究选矿厂细碎与筛分设备的工况参数,引入优化设计方法,利用MATLAB软件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对细碎与筛分设备建立独创性的优化数学模型,合理确定设计变量和约束条件,从而得
学位
已有研究表明,全球气候系统中大气和海洋都存在一个60年左右周期的振荡,随着这些系统的年代际转变,各种生物资源也发生年代际改变。北太平洋海洋内部模态能通过海气相互作用导致
气候平均值与极值变化分析是气候变化研究的两个重要分支,但两者相互联系的研究相对较少。针对这个问题,本文综合分析了1960-2008年中国区域气候平均值及极端天气、气候事件
2010年夏季欧亚大陆中高纬呈现上、下游阻塞长期维持的现象,俄罗斯西部出现近2个月的阻塞高压。伴随着环流形势的调整和变化,下游直到日本地区出现一系列极端异常的天气。这是
近20年来,随着观测数据和重建资料的增多,气候的年代际变率研究逐渐成为气候研究的焦点。降水作为与人类活动和生产直接相关的重要气象要素,其年代际变化备受关注。我国东南沿海
土壤湿度在陆气相互作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通过改变陆面与大气之间的水分交换以及地表能量中感热和潜热通量的分配,从而对天气、气候产生较大影响。利用陆面模式和观测
以北京为中心加之周边省市所构成的京津冀区域由于城市化进程、工农业发展、机动车保有量激增等,导致大气污染人为排放源较大,是全国典型的重污染区之一,同时由于特殊的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