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在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过程中,提出了丰富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这些思想蕴含了指导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及方向。加强对建国以来党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演进研究,尤其是论证和分析建国以来党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演进的历程及逻辑,有助于总结出有益于当下和未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本文以“建国以来党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演进研究”为题,主体部分分别从其演进的历程、演进的逻辑和演进的启示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在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过程中,提出了丰富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这些思想蕴含了指导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及方向。加强对建国以来党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演进研究,尤其是论证和分析建国以来党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演进的历程及逻辑,有助于总结出有益于当下和未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本文以“建国以来党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演进研究”为题,主体部分分别从其演进的历程、演进的逻辑和演进的启示三个层面进行探究和论述。第一,论证建国以来党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演进的历程。本文以历史时期为研究视角研究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三个历史时期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演进。本文在遵循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原则基础上,通过对每个历史时期的主要发展任务和发展目标的把握,找出党在这三个历史时期主要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在此基础上论证其演进的历程。第二,分析建国以来党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演进的逻辑。本文重点从人本、认识深化及治理优化三个维度来分析建国以来党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演进的逻辑。在人本演进逻辑层面,重点从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着眼点及激励人们参与生态环境建设的方式进行分析;在认识深化逻辑层面,重点从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认识以及人与生态之间的关系来进行考察;在治理优化逻辑层面,重点从经济优先还是生态优先及治理的方式上进行研究。第三,总结建国以来党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演进的启示。在论证建国以来党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演进的历程及分析其演进的逻辑基础上,总结出有益于当下和未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本部分主要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葆有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和回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重大问题三个层面进行总结。文中第三个部分的内容,构成本论文的落脚点。
其他文献
枪支认定是处理涉枪案件的前提。我国对于枪支的管理以及涉枪案件的处理一直处于高压态势,近年来,我国涉枪刑事案件数量更是不断攀升。究其原因,公安部于2010年针对枪支设置了较低枪口比动能阈值,降低了枪支认定标准,使得枪支入刑范围极大拓宽,继而导致大量持有气动枪支、仿真枪等行为被认为是犯罪行为,受刑法规制。时至今日,1.8焦耳/平方厘米的枪口比动能仍然是公检法三机关认定枪支的重要标准。但该标准在实践中却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等文件的印发凸显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也标志着劳动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意见》和《纲要》明确提出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并从课程体系、评价体系、规划与实施、条件保障与专业支持等方面提出构建劳动教育体系的举措,对劳动教育进行了整体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称《民法典》)第404条规定,动产抵押权人不得对抗在正常经营活动中支付合理价款且取得对抵押物占有的买受人。第406条则规定,抵押物转让时,抵押权不受影响,而第403条规定,以动产抵押的,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对第404条的正确适用,必须正确理解第404条和第406条、第403条之间的关系,其最核心的问题是正常经营活动中买受人保护规则和动产抵押权追及力之间的冲突
数字经济时代,算法技术对企业的经营模式和市场竞争格局产生了深刻影响。一方面,算法的使用有助于企业优化决策过程,改善产品和服务质量,另一方面,算法显著提高了市场透明度和经营者的交互频次,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共谋风险。在算法介入下达成的共谋——算法共谋逐渐为人们所关注,算法共谋对当前市场竞争的影响不可谓不大,反垄断法应当及时做好准备防范算法共谋带来的竞争隐患。算法共谋,即在算法帮助和介入下达成的共谋。相比
区块链改变了传统权力所塑造的中心化结构,为现代社会确立起非中心化的信任机制。当下,区块链为数字空间带来新生的同时,其异化风险也在逐步显现。本文以区块链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探究区块链基本原理与特征,通过明晰法律与区块链的三种内在关系,揭示区块链的最终归宿——法治区块链。本文除引论、结论外,主体部分共分为四章:第一章,区块链基本命题,阐述区块链基本原理,并揭示区块链技术的本质特征。伴随着行业快速发展,
衔接是篇章语言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也是文本分析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以Halliday和Hasan所提出的语篇衔接理论为理论基础,选取了《美国专利法》及其汉译本为语料库,以立法文本的衔接手段为突破点,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对比了照应、替代和连接三种语法衔接手段在《美国专利法》及其汉译本中的异同。经过对比发现,英汉立法语篇在衔接手段的使用上呈现出不一样的特点。首先,在照应方面,英语立
释明是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下强化法官诉讼指挥权,平衡当事人与法院诉讼角色分工,促进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实现的重要制度。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请求具有特殊性,法官对诉讼请求进行释明十分必要。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9条以“诉讼请求是否足以保护社会公共利益”为标准,首次规定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请求法官释明规则,后经《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公益诉讼案件工作规范
文章从制度演进论、本土资源论以及实践运行论三个角度阐述了民事检察监督制度在我国社会的大背景下所扮演的角色:不仅需要承担宪法法律所规定的法律监督任务,而且也需要调处一些难以解决的纠纷。前者是民事检察监督的“本职工作”,而后者则是其不得不承担的社会治理的职责,二者之间的界线并非泾渭分明,且常常互相嵌入。本文旨在从法律社会学的角度,分析该现象的成因,并根据分析提出一个宽泛的意见:民事检察监督制度未来的发
保理作为中小企业融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近年来在中国发展十分迅速,保理合同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合同编全新增订的合同类型,创下了将混合合同定为有名合同的先例,此举不仅有着在立法上填补空白、在司法上统一裁判标准之功能,而且暗示着债权让与制度的发展方向。本文拟从保理合同自身的特性出发,在讨论保理合同自身特性与法律适用的基础上,探讨一般债权让与对保理合同规则的适用。本文除引言、结语外,正文共分为四部
在我国农村地区“四荒”土地的面积广泛,在传统农业的开发利用方式之下,这些土地的利用价值不高。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城市的扩张,农村的“四荒”土地逐渐被集体经济组织之外的组织或者个人直接承包或长期租用作为畜禽养殖基地、花卉、药材或者其他经济作物培育基地,建造休闲观光场所甚至成为附近城市的垃圾填埋场,等等。土地作为一种特殊的自然资源资源,蕴含着多重权利和利益。就土地所有权归属而言,我国宪法和相关法律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