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验目的:在胸椎上寻找一个变异较小的并与椎弓根联系紧密的解剖学定位骨性标志,以便更准确地确定进钉点拧人椎弓根螺钉,明确“横突嵴”与椎弓根横轴线的对应关系,进行初步的解剖学研究,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基础理论依据实验方法:1.材料:1)随机抽取散落的正常成人胸椎干燥标本100枚(200侧)2)游标卡尺一把2.步骤:观察“横突嵴”的出现率,并用游标卡尺对以下结构进行测量:1)胸椎上小关节突最高点至同侧“横突嵴”垂直距离,2)胸椎上小关节突最高点至同侧椎弓根上缘垂直距离,3)同侧椎弓根的失状径,4)得到同侧椎弓根的上缘至“横突嵴”垂直距离,用以确定该距离与同侧椎弓根失状径的比值,3.统计处理: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配对T检验。实验结果:1.左侧均数0.487±0.0475右侧均数0.484±0.0436 ,左右侧没有统计学差异(P=0.705)2.总体均数0.486±0.455,3.左侧均数和0.50进行统计学比较,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T=2.757,P=0.007);右侧均数和0.5进行统计学比较,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T=3.592,P=0.001),4.左侧均数和0.49进行统计学比较,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T=0.654,P=0.517);右侧均数和0.49进行统计学比较,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T=1.3,P=0.197),5.左侧均数和0.48进行统计学比较,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T=1.455,P=0.149);右侧均数和0.48进行统计学比较,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T=0.993,P=0.323)。实验结论:胸椎“横突嵴”出现率高,变异小,与胸椎椎弓根的中轴线有良好的吻合关系,在置入椎弓根螺钉的相关手术中,对较准确地确定进钉点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