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pergillus niger产酸性果胶酶的酶学特性研究及提取工艺优化

来源 :齐鲁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nyw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曲霉固体发酵产酸性果胶酶,因酸性果胶酶培养基成分的复杂性,需要多种生物酶辅助黑曲霉进行物质能量代谢,所以黑曲霉在分泌酸性果胶酶的同时,也伴随产生相应的伴生酶系,形成了酸性果胶酶的酶谱多样性。酶谱的多样性影响酸性果胶酶产品稳定性保存和使用效果,限制其应用市场范围。针对酸性果胶酶出现稳定性差的问题,现有的研究方法是通过制备粗酶固体,应用饲料行业;95%乙醇析晶或者(NH4)2SO4制备高酶活粗酶,应用食品行业;还是存在酸性果胶酶热稳定差的问题。本论文通过对固体发酵的酸性果胶酶产品酶学特性进行研究,分析酶谱中各个酶种的共同点和不同点,确定酸性蛋白酶是影响酸性果胶酶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对后处理工艺进行优化,去除大部分酸性蛋白酶含量,降低不稳定因素,延长稳定周期。本研究结果表明:1.黑曲霉固体发酵产酸性果胶酶,酶谱中含有8种伴生酶,NSP酶、淀粉酶、酸性果胶酶和蛋白酶等。2.酸性果胶酶及其伴生酶系酶学特性研究时,酶谱中主要酶种纤维素酶、木聚糖酶、中温淀粉酶和酸性蛋白酶在p H 4.0-6.0范围内,酶活力表达呈现波浪形,均出现一个下降拐点。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拐点出现在p H4.5时,中温淀粉酶拐点出现在p H 5.5时,酸性蛋白酶拐点出现在p H 4.0-5.0范围内,酸性果胶酶拐点出现在p H 5.0处,酸性蛋白酶对p H变化最敏感。3.酸性蛋白酶在合适的温度条件下,对酸性果胶酶、NSP酶和淀粉酶酶活力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限制影响。依据酶活的影响变化大小,影响由大到小排序依次是:中温淀粉酶>木聚糖酶>酸性果胶酶>纤维素酶。4.在等电点试验中,酸性果胶酶中三种主要成分聚甲基半乳糖醛酸酶(PG)、聚甲基半乳糖醛酸裂解酶(PL)和甲酯水解酶(PE),PL和PE等电点在p H 3.6-3.9之间,PG等电点在p H 6.0-6.4之间,而酸性蛋白酶等电点在p H 4.3-4.8之间。5.在酸性果胶酶浸提阶段,用1mol/L柠檬酸溶液和2mol/L氢氧化钠溶液在p H4.3-4.8往复调节三次,每次保持30min。应用此方案酸性蛋白酶酶活力由880u/m L降至50u/m L,95%酸性蛋白酶变性失活,酸性果胶酶酶活力几乎没有变化。6.对液体酸性果胶酶稳定剂和防腐剂进行单因素和L9(33)正交实验,防腐剂和稳定剂的种类和添加量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0.1g/L、山梨酸钾1.0g/L和Na Cl0.2g/L和甘油20%。液体酶产品酶活收率由68%提高至88%,同时,超滤浓缩液添加6%可溶性糊精和2%Na Cl喷雾干燥制备可溶性高酶活酸性果胶酶固体产品。7.通过优化后的工艺,获得稳定的酸性果胶酶产品,优化后生产酸性果胶酶产品在12个月保质期内酶活保留率提高整整一倍,更具有市场竞争力。
其他文献
本文将以国内气象科技服务发展现状分析为例,通过对服务发展问题解决策略的分析,对气象科技服务市场营销因素进行深度探究,并会对气象科技服务市场营销策略展开讨论,旨在完善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情感性精神障碍。WHO公布的最新资料显示,在未来的20年中,抑郁症发病率会出现上升趋势,到2020年抑郁症将仅次于心脏病,成为全世界第二位影响人类健康、加
<正>目的随着基于体素形态学测量方法(VBM)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着眼于通过结构影像学方法去发现包括多系统萎缩(MSA-P)与帕金森病(PD)在内的神经变性疾病的脑结构改变。而M
会议
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增加,导致大兴安岭北部的冻土产生退化,并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冻土地温监测系统可帮助科学家分析冻土与环境之间的关联;但大兴安岭北部林区部分监测站因没有移动网络信号覆盖使得监测数据难以自动上报。本文结合大兴安岭林区冻土地温监测项目,对无移动网络信号覆盖的监测点数据的上报通信问题展开研究,结合野外供电情况,利用LoRa低功耗远距离通信技术实现移动公网的延伸,设计了一种基于LoR
期刊
摘要: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促使信息化技术在现代社会中逐渐普及。大数据时代是一个具有大量、高速、多样以及价值等特征的信息时代,能够促进社会变革的发展。2006年,互联网推出一种新型的收费服务[1],提供动态且虚拟化的数据信息资源,能够普及并且促进信息时代的发展。本文将大数据时代作为背景,主要对基于云计算的共享资源平台的应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大数据;云计算;共享资源平台  中图分类号:G
移动机器人是生产制造及自动化物流行业关键的运输设备,精准定位问题是影响其推广应用的关键之一。基于单一传感器的定位方式存在着精度不足、鲁棒性较差、场景依赖度大的缺
糖尿病足病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较高的致残率严重影响了糖尿病人的生命和生活质量.本文对骨科临床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预防和治疗该并发症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分析.认为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