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作为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有着不可比拟的经济和社会价值。但近年来农村社会出现的大量抛荒现象则似乎表明:在农民眼中,土地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重要。 本文第一章通过对民法权利体系及所有权权能理论的分析,认为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权处分权能在一定程度上的缺失所造成的土地价值的低下足造成抛荒现象的一个重大原因。因此,有必要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处分权能,提高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效率,进而提升土地对于农民的价值。 第二章结合笔者的实际调研及相关学者的调研数据,分析了在实践中,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流转总量偏小、流转方式单一、流转程序不规范、农民的流转意愿也不慎强烈及流转服务机制也不完善等问题。 第三章针对这些问题,结合相关地方的实践,笔者从流转前置程序、流转方式、流转服务等方面提出必须尽快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能,依法切实保护农民对其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等权能。具体而言便是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承包权、经营权、抵押权、入股权、出租权、转让权等,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交换价值。然而,在社会保障的城乡一体化尚未完全实现的现实条件下,土地承包经营权还承担着一定程度的生存保障功能。故而,在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时,还要兼顾于其保障功能的现实。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分析了土地承包经营权处分权能的缺失与我国三农难题的内在逻辑,并在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及资本化的方面提出了较为创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