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比研究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经结膜免缝合玻璃体切割术)与常规20G玻璃体切割术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retinopathy,PDR)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探讨在PDR患者应用23G微创玻璃体手术的利弊。方法:连续收集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因PDR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眼科住院患者58例58只眼,按照手术方式,将其分为23G微创玻璃体手术组(23G组)和常规20G玻璃体手术组(20G组),由同一位高年资主任医师完成所有手术。将23G组和20G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术后不同时间的最佳矫正视力、眼压、手术并发症、术后眼部的炎症反应、舒适度以及结膜和巩膜切口愈合情况等指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所有23G组和20G组患者手术操作过程顺利,手术切口一次性建立,术毕拔出套管时可见少量结膜下出血,积血在术后1-3天吸收。23G组手术后7天最佳矫正视力为4.12±0.03、14天为4.25±0.02,20G组手术后7天为4.08±0.03,14天为4.11±0.0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3G组手术后第1天、7天、1个月眼压分别为15.92±5.77、17.22±3.56、16.23±2.32,术后第1天有2例眼压<10mmHg,20G组手术后第1天、7天、1个月眼压分别为18.65±5.33、19.78±5.89、17.28±3.45,有1例眼压<10mmHg,4例眼压>21mmHg。两组间术前术后的眼压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23G组的手术时间为(50.82±16.55)min,20G组时间为(75.78±18.87)min,二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3G组的角膜曲率变化在术后7天的变化较术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20G组在术后7天、14天同术前相比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G组患者术后结膜充血水肿、角膜水肿和前房炎症细胞程度均较23G组重(P<0.05)。20G组患者的异物感、疼痛和眼红程度较23G组重,两组间比较具有差异性意义(P<0.05)。心理症状、眼痒、眼部分泌物及畏光、流泪的程度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切口玻璃体嵌顿和增殖物内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过性低眼压和高眼压在两组均有出现;20G组出现玻璃体再次出血1例,23G出现1例切口微渗漏;两组均未发证眼内炎。一个月后门诊复查,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显示20G组患者手术部位结膜表面可见瘢痕组织凸出,而23G组患者手术部位的结膜表面光滑,未见明显瘢痕组织增生。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均可以安全有效的治疗PDR,23G微创玻璃体手术相比常规20G玻璃体手术具有操作时间短、切口小、对角膜曲率影响小、术后患者的眼部炎症反应轻、局部舒适度较好的优势。但由于23G玻璃体手术切口无缝线缝合,切口自闭,相比20G手术在术后发生切口渗漏、眼内炎的风险要高。因此眼外伤以及感染风险较高的患者不适合23G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