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被垂直带是生物地理学和植物生态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作为山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森林群落的垂直地带性分布和生态分界线一直是森林生态学研究的热点。种子和幼苗在森林的更新和拓殖中扮演重要角色,其适应海拔变化的策略对于研究森林群落地带性分布和分界线形成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秦岭地区常见的乔木物种——桦属(Betula)和栎属植物(Quercus)为研究材料,研究了两个属共计10个物种在海拔梯度上的种子与附属物的形态特征、幼苗的生物量分配策略、种子和幼苗各部分的元素含量总计30余种性状的变化,探讨了这些性状在海拔梯度上的种内和种间变化规律及其对环境改变的响应。结果显示:桦属植物种子的表型和生理性状普遍与海拔无显著相关性,仅有果穗宽度与海拔呈正相关,而栎属植物的种子百粒重、壳斗百粒重、种皮厚度以及壳斗的直径和高度与海拔呈明显负相关。在变异系数方面,桦属植物的种子宽度和萌发百分率的变异系数与海拔呈明显负相关,显示出随海拔上升,性状变异幅度明显下降的趋势。在栎属植物中,壳斗径高比和厚度的变异系数则与海拔呈明显正相关。在幼苗生物量性状中,所有桦属和栎属幼苗的性状与海拔之间均无显著相关。在变异系数方面,桦属植物幼苗的茎长的变异系数与海拔呈明显负相关,栎属植物则是根冠比的变异系数与海拔呈明显负相关。在种子及附属物的化学计量学特征中,仅有桦属植物的种子碳含量与海拔呈明显显著正相关,其他性状与海拔均无显著相关性。栎属植物的元素含量与海拔无显著相关性。在变异系数方面,在两个属所有种子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变异系数与海拔的关系均不显著。幼苗的化学计量学特征中,桦属植物幼苗的子叶氮含量和碳含量与海拔呈显著正相关,而根部氮含量和子叶碳氮比与海拔呈明显负相关。栎属植物幼苗的化学计量学特征与海拔关系不显著。在变异系数中,桦属植物的茎部氮含量和碳氮比的变异系数与海拔呈明显负相关,栎属植物参数的变异系数与海拔均无显著相关性。结果表明,低温导致高海拔栎属物种缩减对种子质量和附属结构的投入,但是种子中的元素平衡没有被打破。桦属植物种子表型性状受海拔影响较小,然而低温会导致碳吸收能力下降,高海拔桦属植物增加种子的碳储备以应对碳资源缺乏。栎属幼苗的生物量分配和化学计量学特征普遍与海拔无显著相关性,这一结果意味着高海拔乔木没有因为海拔的升高而改变幼苗的生物量和资源分配策略。而桦属幼苗则随海拔升高部分调整了资源分配策略。此外,种子和幼苗性状的种内变异普遍与海拔无显著相关,且近缘种之间没有统一的变化规律。其原因可能是由于较小的海拔跨度没有造成足够的选择压,导致海拔上的变异规律不显著或者被种内变异所掩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