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市场经济由高速增长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在各类企业及经济组织的快速扩张、发展、转型的过程中,离不开金融机构的授信支持,而企业内在的发展需要和外部风险控制需要的矛盾逐步显现,在经济周期调整和结构性调整的大背景下,矛盾被进一步激化,金融机构收益和风险的平衡统一也成为了各类研究者不可忽略的命题。其中,大型商业银行在各个时期,特别是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承担着重要职能,在去产能、去杠杆、控债务、控地产、扶小微、普惠金融等领域起到关键作用,为我国经济实现平稳增长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需要关注的是,我国商业银行近年来始终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而各类授信业务,在业务占比、利润贡献、客群拓展等方面都占据着绝对地位。商业银行授信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需要面对纷繁多变的经济形势、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无处不在的监管压力和危害极大的各类授信风险,导致商业银行在对企业进行授信过程中,在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全流程管理等方面面临着更加艰巨的挑战,自身制度架构、集团模式、授信风险管理等存在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内在需求。授信风险管理要积极适应当前的市场需要,应通过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来增强自身的竞争优势,从而更好的开拓市场。同时,还要不断增强风险判别能力,有效防范潜在风险和降低风险预期损失,通过控“控风险”来“稳经营”,为授信业务的长效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和保障。当前,我国主要商业银行的经营都将授信风险管理作为发展的重要的前提,BC银行严格落实相关监管要求,面对当前新形势,着手强化授信管理,不断提高整体的授信风险管理水平,但在探索的过程中,存在诸多瓶颈和困难,也存在统一授信管理制度落实到小型地市级分行时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基于此,论文以BCQ分行为例,对BC银行授信风险管理制度和在小型地市级分行中的运用进行研究并给出建议,希望通过积极尝试和探索,激发其授信管理的活力,在加快资产业务发展的过程中,持续做好授信风险管理和架构调整,提升自身的硬实力。论文一方面在阐述授信风险及其相关控制理论的基础上,分析BC银行统一授信管理制度现状、问题,提出对策。其中,现状分析主要包括授信风险控制组织结构、授信风险控制流程;问题分析主要包括组织架构僵化、授信操作流程有待改善、评价流程缺乏科学指导等。从BC银行强调整体性、统一性的授信风险管理制度本身出发,找出问题,分析成因,最终给予对策。另一方面,从BC分行统一授信管理制度在小型地市级分行中运用的实际情况出发,指出在小型地市级分行人力资源不足、业务经验不足、规模较小的客观环境下,照搬总行授信风险管理制度后存在的问题。以BCQ分行为例,分析其作为小型地市级分行,在人力资源不足,人员业务素质有待提升的情况下,直接使用总行统一授信制度存在的弊端,指出其在授信风险识别、信贷评估以及贷款“三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评估模型建立、贷后管理加强、风险部门主观能动性激发等方面给予建议,帮助其在总行现行制度框架下更好的进行风险控制,应对当地市场变化。总的来看,在我国市场经济进程加快、持续对外开放的大环境下,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需要注意的是,商业银行一味的追求眼前发展的速度和较高的回报率,而忽视授信风险管理能力的提升,伴随而来的是未来巨大的潜在风险隐患。因此,作者认为授信风险管理的专项研究对商业银行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商业银行更是需要对照当前我国银行业和监管部门的管理办法想要求,结合对宏观经济形势和地区经济特点的研判,主动思考授信风险全流程管理中存在的缺陷和疏漏,同时要积极思考如何识别风险、降低风险、减少损失,让现行制度更加具备可操作性、可复制性和可延续性。因此,在国内金融机构竞争日趋激烈,外资银行不断涌入的大背景下,如何提升BC银行和BCQ分行授信风险管理水平,激发内在管理活力,让授信风险管理制度更加“因地制宜”的助力资产业务发展,成为了BC银行、BCQ分行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