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建筑立体形态的构建及其特征

来源 :华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d9638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立体形态是城市地理学以及城市规划领域方面的重要研究方向,其特征又反映着城市的物质形态,是城市活动的综合体现。进入21世纪后,随着广州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口的增加,城市用地不断增长,城市空间形态表现出了多样特征,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罗谷松、王越雷分别利用2004年、2008年的GoogleEarth影像图间接获取建筑高度,通过分类加权赋值获得建筑基底面积,从而构建广州市立体模型;陈东梅、王雷则分别利用1960年代、1990年代包含建筑各属性的地形图构建起城市立体模型。因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2010年10月27日、2011年10月19日、2013年1月12日组成的三幅广州市GoogleEarth影像图,人工提取10层以上建筑基底面积及其阴影长度,并利用建筑阴影长度与其高度间的回归线性关系求取建筑高度数据,精度达到90%以上。目的是尝试构建最新的用于未来城市风洞模拟试验的广州市建成区立体模型,为未来研究城市立体空间对城市风场、热力环流等城市环境的影响及其演变规律奠定基础,本文从单点建筑及宏观建筑的高度形态方面进行了探讨,得到的结论有:  在单体高层建筑形态方面:  (1)本文共获取了23583栋建筑基底面积及其高度数据,其中高度在28-50m的建筑有17181栋,50-100m的有4835栋,100-200m的有1532栋,大于200m的有35栋,所占比例分别为72.9%、20.5%、6.5%、0.1%。  (2)在广州建成区的各区中,高层建筑数量和面积占有量最大的是天河区,最少的为荔湾区,而从密度上则是越秀区遥遥领先,白云区为最小。其中超高层建筑主要分布在天河区,占到总数的48%。  (3)以400*400m格网划分高层建筑的分布密度,总体上广州市建成区高层建筑密度较高,以天河体育中心、珠江新城和越秀的东部组成的区域为中心,向外随距离的增加密度逐渐降低,呈现了圈层分布规律  (4)从主干道两侧高层建筑分布上,随着道路缓冲距离的增加,其两侧的高层建筑物的数量也随之增加,两者呈正相关的对数关系。当距离到达350m时,其高层建筑数量达到73%,过后数量增加速度变缓;同时高层建筑在主干道的分布呈现多级阶梯、二级阶梯及不明显阶梯分布规律。  基于格网的宏观建筑立体形态方面:  (1)通过比较分析,最终确定400*400m的方格网所构建的模型作为本研究最佳的城市立体模型。  (2)基于相对高度建立的城市立体模型,以模型高度为基础,划分出四个城市高度阶梯数据。从四大阶梯高度总体分布看,以高值中心区为核心向外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阶梯高度越高,数量越少,分布越集中;最低高度阶梯分布最广,主要分布于城市中心区外围。  (3)基于绝对高度建立的城市立体模型,不同于相对高度呈现的小范围中心集聚性,而是由珠江新城一带往北、东北方向的山麓地带区域成为建筑的高地,类似于半开的扇子形状,并由此地向外围逐渐扩展降低。  (4)建筑的绝对高度与相对高度相比,高度最大变化幅度为134.6m,最小变化幅度为1.1m,平均变化幅度为12.6m,最大变幅区域在北部、东北部的山麓地带。  存在的不足有:  (1)在获取到的影像的日期上未做到统一或者接近;同时,矢量建筑基底面积也存在一定的人为和技术上的误差;这些因素的出现对城市立体模型构建的精度会产生影响。  (2)本文所构建的广州城市模型范围较大,如若构建更高精度的城市模型,还需要对高度及面积概括的问题作更进一步的研究。
其他文献
在移动互联时代,消费者对于产品信息的了解远远大于品牌商和卖场对于消费者的了解。因此,这就需要我们的经营理念要发生一些改变,才能迎合消费者的变化。我们不单单要关注商
作为亚洲国家重要的经济、军事命脉航线必经之地,南海一直以来都是地缘政治的热点地区。随着以争夺南海油气资源为核心的南海争端日益激化,南海海域的主权归属问题成为各界专家
该文对万维网地理信息存在形式进行了深入调查和分析,结合大量研究与实践,表明对存在于万维网上的各种形式的地理信息进行发现和集成是可行的.针对万维网上存在的两种主要类
在当前“互联网+”时代,笔者所在的农业银行依托互联网和大数据、云平台技术,探索构建起一个线上线下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融为一体的“互联网+金融”的新型服务体系,并将其
该文以北京市顺义区为例,探讨了遥感先验知识数据的复杂性,从知识利用和数据管理的角度对遥感先验知识进行了分类.采用大型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来统一管理空间数据(矢量数据与
论文以省市区为研究单元,以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的相关理论为指导,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建立数据模型,研究中国地区产业结构转换的规律性趋势、动因、速度、方向、能力、水
本文从分析目前GIS空间关系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在目前Voronoi图在空间关系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目前较少研究的方面,对Voronoi图在GIS中的应用作了一个初步研究。主要研究内
随着全球化与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地方的特质被不断地冲蚀与消解。地方空间和地方文化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过程带来的是人地关系的重构。人地的情感及价值取向的变化已
该文以大城市商业性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对其空间构成以及形成策略展开定性、定量研究.论文对商业性公共空间做出如下界定:商业性公共空间是城市公共空间体系的重要组成,以服
该文主要工作包括:(1)滑坡遥感调查和遥感数据处理技术;(2)利用遥感数据和摄影测量方法获取滑坡地面高程模型(DEM)的技术方法;(3)三维滑坡模型的数据结构研究;(4)三维模型的可视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