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也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的代表。如今,森林生态系统正遭受森林砍伐、片段化、气候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等各项威胁,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和保护迫在眉睫。而对森林生物多样性的监测和评价是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和维持其服务功能的关键。本研究以吉林省蛟河林业实验区内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对处于不同演替阶段的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和老龄林内的物种组成和群落特点进行了初步分析。参照国内外森林生物多样性研究方法,遵循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结合针阔混交林样地特点,构建了针阔混交林生物多样性评价指标体系。从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两方面,初步选取具有代表性基本评价指标24项,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评价指标进行筛选,保留因子荷载较大的指标,最终形成由3个指标层、17项三级指标构成的针阔混交林生物多样性评价指标体系。接下来,利用层次分析法结合专家打分法,对保留下来的评价指标进行权重确定,形成最终的生物多样性评价模型。应用该评价模型对研究区域内针阔混交林处于不同演替阶段的100m×100m样地进行生物多样性评价。通过计算4种林分内各项三级指标值,进而求得不同演替阶段针阔混交林的生物多样性指数。评价结果表明:随着演替的进行,生物多样性总体水平呈现先增大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的趋势。处于演替阶段早期的中龄林生物多样性指数最低,生物多样性处于一般状态,随着演替阶段的推进,生物多样性指数在近熟林阶段达到最高,接近丰富状态,在成熟林阶段,生物多样性指数有所下降,并在老龄林阶段趋于稳定,生物多样性总体水平处于较丰富状态。本研究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将为该类型或其他类型森林生物多样性评价提供参考,为森林监测与保护提供帮助,对于不同演替阶段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分析结果将为森林管理决策中如何使森林向着较高的多样性和更稳定的方向发展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