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AB外输泵介导的鸡沙门氏菌耐药性研究

来源 :东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qmdx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沙门氏菌是医学和兽医学临床感染中最常见的病原菌之一。鸡沙门氏菌是危害我国养禽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病原菌之一。目前主要使用抗菌药物对该病进行预防和治疗。氟喹诺酮类药物为一类化学合成的广谱、高效、低毒的抗菌药物。随着该类药物的长期和不当使用,其耐药性也随之广泛产生,且耐药率逐年增高。耐药性的产生导致预防和治疗失败,给养殖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研究表明,鸡沙门氏菌对各种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与主动外输系统(外输泵)密切相关。其中AcrAB-TolC外输泵是最主要外输泵,包括药物质子转运子AcrB、周质融合蛋白AcrA和外膜通道蛋白TolC。acrA基因和acrB基因由一个操纵子调控,AcrAB在机能上是统一的,因此,其活动性基本可以反映整个外输泵的活动性。本试验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通过体外诱导试验,获得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环丙沙星不同水平的5株鸡沙门氏菌耐药菌株(分别为16×MIC、32×MIC、64×MIC、128×MIC、256×MIC,MIC为0.5μg·mL-1)。采用Kirby-Bauer纸片法测定上述耐药菌株对1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5株耐药菌株均为多重耐药菌株,对氟喹诺酮类、四环素、复方磺胺的耐药率均为100%;128×MIC、256×MIC耐药菌株对氨苄西林和头孢唑啉也表现为耐药;但诱导的耐药菌株对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仍敏感。从以上结果可见,鸡沙门氏菌对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都较高;且氟喹诺酮类药物存在交叉耐药现象。以氰氯苯腙(CCCP)作为能量抑制剂,使菌株处在低能状态,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它们在能量正常及抑制状态下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环丙沙星摄取的速率。结果显示,当无CCCP时,耐药菌株菌体内环丙沙星浓度低于敏感株;而当有CCCP存在时,菌体内环丙沙星浓度随摄取时间而递增,与无CCCP存在时相比,保持明显高的稳态浓度;而质控菌株C79-13,由于外输泵的作用不占主导,所以,不论有无CCCP存在,菌体内环丙沙星浓度随摄取时间而递增,且保持较耐药菌株明显高的稳态浓度。初步证明耐药菌株存在外输泵机制。Girud等人研究表明,沙门氏菌存在由AcrAB外输泵介导的耐药机制,外输泵的活动性与耐药性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本试验16×MIC、64×MIC、128×MIC耐药菌株进行acrA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发现与质控菌株相比,16×MIC耐药菌株有一处发生氨基酸残基取代,即M-40→T(Met→Thr);64×MIC耐药菌株有一处发生氨基酸残基取代,即R-131→C(Arg→Cys);128×MIC耐药菌株没发生取代。研究提示了鸡沙门氏菌acrA基因突变并不是其产生耐药性的主要原因。为了进一步探讨鸡沙门氏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研究AcrAB外输泵介导的耐药机制,本试验应用竞争性RT-PCR技术对AcrAB外输泵表达的mRNA进行了定量检测,进而对耐药菌株外输泵的活动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与质控菌株相比,5株诱导耐药菌株acrA基因和acrB基因mRNA表达量都有显著提高,且随着耐药水平的增加,acrA基因和acrB基因mRNA表达量呈正相关。这表明,高水平耐药性与AcrAB的过度表达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
其他文献
Compass Stone(指南石)是一個手掌大小的智能鹅卵石,之所以称其智能是因为他拥有了导航、时钟等功能,能够让人在无需手表、手机也能顺利到达目的地。这款鹅卵石内置了12个LED闪光灯,可通过不同的闪耀模式来指引用户走向目的地。当用户快要到达目的地时,指南石将快速的闪耀,而当正式抵达目的地时,它将沿着环形依次闪耀。它能在没有Wi-Fi或移动数据网络的情况下规划具体路线。当没有使用导航功能时,它
血吸虫病(Schisosomiasis)是由血吸虫寄生于人体所引起的一种分布广泛、危害严重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血吸虫是吸虫中罕见的雌雄异体形式,在血吸虫发育过程中,雌雄虫合抱是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