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是我国原产的重要的果树之一。了解板栗植株体内铁的吸收、转运及储存机制,对于提高板栗对铁营养的吸收效率,提高板栗中的铁含量和改善植物生长有重要意义。自然界中普遍存在于土壤中的菌根真菌,其菌丝与高等植物营养根系形成的共生联合体,称为菌根。板栗的根系可与外生菌根真菌共生,形成典型的外生菌根,扩大植物根系吸收面,增加对营养元素的吸收能力。本试验以罗田县栽培广泛的“油栗”为研究对象,以美味牛肝菌和褐环乳牛肝菌为菌剂,对接种处理后的板栗幼苗进行了形态、生长与生理指标测定。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当植株受到缺铁胁迫时,株高、地径的增长受到抑制。与对照处理相比,缺铁处理在9月株高降低12.58%,地径降低15.02%。植株受到缺铁胁迫与否,二者生长量差异显著(P<0.05)。受到缺铁胁迫的植株生物量显著降低,侧根数目、根总表面积及根总体积增大。与对照处理相比,当植株受到缺铁胁迫时板栗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净光合速率比对照显著下降;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显著上升;板栗苗根系和叶片的MDA含量显著上升。与对照比,缺铁处理板栗苗根系和叶片的MDA含量在9月分别上升254.80%及121.88%。植株受到缺铁胁迫与否,二者MDA差异显著(P<0.05)。SOD、POD及CAT活性比对照显著降低。2.以不接种植株为对照,当受到缺铁胁迫植株与正常供铁处理植株接种外生菌根真菌时,外生菌根促进了板栗苗株高和地径的增长,有效地促进叶绿素的积累,提高了可溶性蛋白及脯氨酸等渗透调节物的含量,降低了MDA含量,提高了SOD及POD活性。